揭夏朝經471年傳14代但真正有作為帝王隻有三個

2016-08-13 15:30:24

夏朝,自禹建立起,一共歷經471年,共傳14代,共17帝王。夏朝是最早的世襲制朝代。但是,夏朝共經17為帝王真正有作為的隻有三個,這不得不說是令人痛心的。現在,就隨著小編一起回顧夏朝歷史看看真正有作為的帝王是哪幾個吧。

夏朝經471年傳14代但真正有作為帝王有哪些?

在夏王朝471年、17個帝王的統治歷史中,真正有作為的帝王就那麼幾個:一代王姒禹,六代王少康,再就是七代王季杼瞭。
現在我們就挨個來看看夏朝這幾個有作為的帝王吧。

1、夏禹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 。後人稱他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市南),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
夏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瞭巨大貢獻的偉大歷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傢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瞭“國傢”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夏禹完成瞭國傢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推動瞭中國帝王歷史沿革發展。

2、少康

姒少康,姒相子,夏朝君主。姒少康的父親姒相被寒浞所殺。姒少康長大後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任庖正,娶有虞氏之女,積極爭取夏後氏遺民,志在復國,派間諜女艾於澆,在同姓部落斟灌氏與斟鄩氏的幫助下,與夏後氏遺臣伯靡等人合力,攻滅寒浞,建都綸城(虞城縣西三十五裡) ,恢復夏王朝的統治。姒少康大有作為,史稱少康中興。
少康自幼歷盡苦難,復國後能勤於政事,講究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擁戴他,夏朝再度興盛,史稱“少康中興”。因此,姒少康是一位有作為的君王。

3、夏杼

夏杼,姒姓,夏後氏,又名季杼,杼。夏朝第七任君主,少康之子。在位十七年。杼精明幹練,曾協助父親少康攻滅寒氏勢力,中興夏朝予在位期間發明一種用獸皮做的甲,是中國戰甲的創始。有瞭戰甲之後,士兵戰鬥力大增,夏朝便積極對外擴張,夏朝國勢也進入鼎盛期。
看看小編上述所講的,一個朝代傳世471年,但是真正有作為的卻隻有三個,這不令人痛心嗎?不過你要說啟也算一個,但是啟晚年逐漸拋棄瞭姒禹的節儉傳統,毫無顧忌地“淫溢康樂”,管磬並作,“湛濁於酒、渝食於野”,飲酒無度、遊田無度。看到這些小編說實在是無法把把他因為算做是一個。畢竟小編所講的有作為是真正為國為民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