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攤的是什麼“餅”?

2016-08-15 23:20:20

所以,我覺得我有一個指南針:學校能夠提供給孩子的,媽媽不要做,媽媽的角色就是學校不能扮演的角色。

悲哀三:奧數出走之後來瞭少兒MBA(這是補充的,原文:http://berlinfang.blog.163.com/blog/static/11667071620100791416119/)

由於不能正確辨別兒童的才能,且以盈利為主要目的,一度十分紅火的奧數,在一些城市遭到封殺,或是被官方點名批評。但據《南方都市報》評論版的一篇評論(“大人愁啥,孩子學啥”,1月7日評論版) , “滅”瞭奧數的虛火之後,現在針對一些少年兒童的班級花樣翻新,“財商班” 、“少兒MBA”都有瞭。時近寒假,傢長又在犯愁,該給孩子報什麼興趣或特長班瞭。

或許更好的辦法是將傢長集中,辦班教大傢如何找到北。

確 實,和很多傢長交流的時候,常聽到的一個感慨,是大傢都不知道該讓孩子學什麼去。由於不能肯定,所以就什麼都學。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說人的才能不一樣,有 的擅長邏輯有的擅長藝術有的擅長語言有的擅長交際,所以他提出瞭“八重智能”一說。他說在大中華地區(包括大陸和港臺),傢長這下子更忙瞭,因為這八重智 能,一樣都不能少,所以孩子下瞭課到處被送去上各種興趣班,唯恐孩子哪方面該補的沒補到。他說還有商傢說自己生產的一種飲品,可以增強他所說的八重智能。 不知道這種靈丹妙藥哪裡有售?我這大人都想喝一喝,補一補自己的數學智能。

當然世上並無這等好事。那麼到底如何挖掘孩子的潛能呢?眾 所周知,正規教育之外,孩子學什麼不學什麼,一看興趣,二看才能。有興趣無才能行之不遠,有才能無興趣學之則乏。傢長一不看孩子興趣,二不看孩子潛能,他 們看廣告。有些廣告的作用,是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讓你都猜不出自己是誰,所以大傢基本處在一種無頭蒼蠅的狀態,看到奧數熱就報奧數,看見英語熱就報英語, 好傢夥,現在都學理財瞭!如果隻是將成人的社會縮微瞭,讓孩子試用,學完理財後,會不會是少兒高爾夫,少兒品酒呢?學校由於應試的緣故,學科分隔,分數掛 帥,給出的指引並不是很多。

我自己也是傢長,所以比較關註美國公立學校裡的特長教育。在美國,特長教育,叫特殊稟賦教育 (gifted education)。我碰巧有朋友專門做特殊稟賦教育的,比如我邀請給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撰寫瞭一套青少年版諾獎作傢傳記的彭達維斯博士,就是美國最著 名的特殊稟賦教育專傢之一。在交流當中,我感覺中國現在急需建立一套特殊稟賦教育體系,給傢長和孩子以實際的指引。不能繼續這樣盲目上興趣班,培訓班瞭, 這會浪費精力,時間,更重要的是,可能耽誤瞭孩子。如果國內有教育機構對此有興趣,讓這些專傢來做建立該體系的講座,我樂意牽線搭橋。

在青少年的培養上,中美兩國體系雖有不同,卻又很多可借鑒的地方。在對比之中,我覺得中國特殊稟賦的教育,需特別註意這三點:

1. 應走向專業化。目前國際上特殊稟賦教育體系系統十分成熟,有大量的測評工具,專業人才和實證研究,在支撐著這個領域的發展。當然傢長和老師的本能和判斷, 也是識別和培養專才的一個辦法,但這畢竟有“發揮不穩定”的時候。一些兒童的智力或傾向性測試,有不少現成工具可供使用。另外,在基礎教育階段,中國教育 界也沒有一支識別、培養特殊稟賦人才的專業隊伍,大傢基本上是摸著石頭過河,並不比傢長更清楚。

2. 應考慮均衡機遇。在美國,特殊稟賦教育在公立教育的體系之內,不在市場的江湖之中。美國公立小學,一般都有這種“強化項目”(enrichment program),由學區專人負責規劃、測評和培訓,不對學生傢長產生額外的經濟負擔。在現階段,中國大城市的孩子條件好的,上各種各樣特長班興趣班忙得 團團轉。落後貧困地區的寒門學子,即便有專長,卻可能因經濟條件、學校資源和師長的觀念所限,不能得到及時的培養。就這樣,在潛能的培養上,大傢餓的餓 死,撐的撐死。在強調教育均衡的大背景下,中小學應該吞並校外市場培訓的雜牌軍。專長教育應該讓學校而不是市場來辦。在接受專門培養的人選上看,應從個人 才幹而不是經濟能力上入手。對一個國傢來說,這是一個戰略性的選擇,因為不這樣,會將很多人才埋沒。

3. 應重視橫向技能。基礎教育階段的“特殊稟賦”教育,應該註重“基礎”,不要分得過細過於專業,不然課堂上學數學,下課學奧數,上課學英語,下課去“英語集 中營”,搞不好會變得“數學疲勞”,“英語瘋狂”。在美國公立學校的特殊稟賦教育班的材料上,我看到他們註重培養的居然是問題的分析、研究、解決、創新甚 至批判性思維之類比較寬泛的橫向能力,並無學科界限,甚至刻意區隔,且有很多是基於“真實任務”設置的課程。孩子可能今天去學如何動手編一隻籃子,明天學 習如何破解一個字謎,後天學習如何針對一個小話題做一番研究,並進行陳述。這種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橫向能力”培養,表面上看,孩子或許不能像去上英語興 趣班那樣,多記幾個單詞,感覺 “實實在在”有收獲,不過培養瞭橫向技能和思維習慣,日後孩子們將這些能力嫁接到縱向學科上,就會有比較強的發展後勁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