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十五年的22個創新模式

2016-08-16 23:39:38

今天,看網上有人推薦《沸騰十五年》,講中國互聯網從發源到現今。

有人有如此梳理,自己本來也想梳理一下中國互聯網這麼多年,到底是哪些公司出來瞭,為什麼會是他們出來瞭。他們的出來代表著什麼趨勢,他們一串串的 連接閃現不同類型的公司有不同的潮流,到底暗示著什麼趨勢。下一個趨勢是什麼?當時他們出現的歷史環境是什麼?以後會不會再出現那樣的環境?

抱著這麼多問題,開始閱讀。並梳理瞭一個總結。

你跳不開論壇。這是中國互聯網的發源。交互,多人交互,集市。不管是郵件、IM、博客、twitter、QQ群、貼吧、圈子、同學錄均是如此變種。 現在論壇,能想起的隻有天涯。感嘆天下社會蕓蕓眾生的悠悠草根生活,生活自嘲與智慧躍然帖子。想足不出戶瞭解中國老百姓的心理和現狀,天涯不能不去。但天 涯一直盈利不佳,人氣強而沒銀子數,該怎麼辦?

第二個就是新聞。搜狐對應白領,網易對應華南,QQ對應90後,新浪對應老百姓。就是一個電子媒體,有內容看內容,有人氣賣廣告。靠內容,不管你是蜘蛛爬還是自己原創還是轉貼+精選如讀者文摘,內容有人氣,就有廣告。

第三個是QQ。很多人上網,學會上網和打字,引發安裝寬帶的需求,就是因為QQ。現在QQ猛啊。聊天、玩遊戲、看小說、看電影、聽音樂、上網、打字、下載、相冊,都在QQ的圈子裡。

第四個就是SP,彩鈴、短信。沒有SP,中國互聯網第一批弄潮兒估計會成為先烈。FLASH連帶彩圖火瞭好一陣,但也沒賺到什麼錢,有熱鬧有觀眾,沒錢。SP由於移動的初期政策和目前策略不同,造成瞭市場機會,成就瞭一批人,當然也幹死瞭這批還不退出的人。SP怎麼發展?

第五個就是51JOB。在2002年還有人討論招聘會和線上收簡歷的優缺點。2003年就根本沒有人討論這個問題瞭,因為大傢都網上收發簡歷瞭。現 在找工作網站也裁人,虧損不賺錢。好似從企業身上賺錢,很難做大。不過成瞭的就是百度和阿裡。想想怎麼從企業身上賺錢,百度和阿裡怎麼賺錢瞭,企業為什麼 給他們掏錢。他們滿足瞭企業的什麼?其他網站為什麼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

第六個就是搜索。各種垂直搜索都各項爭霸,如今誰慘淡,誰崛起呢?好似沒看見崛起的。還是百度谷歌。雖然搜狐、網易、騰訊、阿裡都要自己開發搜索引擎。但沒崛起。

第七個就是迅雷。迅雷的多點下載思路很創新。網絡螞蟻被flashget幹掉,快車又被迅雷幹掉。中間還夾雜電驢電騾之類。現在迅雷也不行瞭,做視頻+通用軟件,這兩行都挺難賺錢。

第八個就是3721。不要打啊。企業現在都缺推廣。百度是推廣,新浪是推廣,阿裡是推廣。返現,阿裡媽媽、太極鏈。都要推廣。當然,還藏著一個 discuz,也是推廣。大傢也能聯想到掛馬、盜號、肉雞,流氓插件、綠色軟件。爭做瀏覽器搶占用戶窗口,爭著占領用戶電腦右下角。輸入法也是這個意思。

第九個和3721也很有關聯,就是導航站。hao123,265。大傢也能想到域名買賣、虛擬主機、流量統計、SEO、推廣、郵件群發、黃頁、連鎖加盟黃頁網、阿裡巴巴、做網站公司、五洲在線、6688。

第十個不能不提google郵箱,啟動快速、無限量、搜索準確、郵件反復回復關聯強。尤其推薦口碑營銷邀請加入,夠創新。

第十一個是遊戲。這就不說瞭。征途的虛擬裝備和地推和逢年過節的隨機掉寶新任務、QQ的虛擬裝備和Q幣、盛大的計時計費和點卡渠道。高。創新的非常好。

第十二個是好耶。當然也關聯著分眾,以及N多各個細分行業的分眾們。但好耶和分眾還不太一樣。分眾是自己在新的地皮上開辟新疆土,而好耶不僅做互聯網窄告這一創新模式,好耶還是大代理商,如同攜程。

第十三個是攜程。這是個好模式。攜程屬於票務,但和演出票還不一樣沒有過期作廢性,而且消費群體更大。攜程的地推模式、呼叫中心模式、現在在機場深度拉人模式,都值得學習。

第十三個是PPG。倒在瞭節奏上的PPG其實其他環節都沒有問題,從營銷、品牌、設計、銷售、呼叫中心、倉儲、原料、生產質量、資本、職業經理管 理,PPG都應該挺職業,但就是節奏。瘋狂的的節奏啊,快的讓你最後都自己都把握不瞭自己,車肯定會撞墻的,否則它不會自己停下來,誰也阻擋不瞭它。 VANCL的節奏控制的好,於是,很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