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要對未來有所計劃

2016-08-18 23:04:59

讀瞭《你要得太多附[1]》和《隻怪生活太殘酷[附2]》兩篇文章,我覺得對於我們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而言,人生接下去的道路還很長。因此,我們需要為未來作出一些預測和準備,並以此來對我們人生中的收入作出一個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安排,而不能夠僅僅隻顧眼前自己的一些感覺。

我是這樣來對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包括我自己——作出預測的:

一、人口方面:

中國的人口結構會在大約2015年進入拐點——老齡化,並且老齡人口將持續增長,我們可以從我們父母的年齡感受到這一點,這將會對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產生如下影響:

1. 需要更多的養老費用,2個年輕人支持4個老人。我們現在的一些人可以用4個老人的錢給2個年輕人買房子。將來輪到我們還債瞭,所以我反對現在用父母的錢滿足已經是成年人的自己的需求。相反,我們應該為他們做財務上的準備。

在這方面,現在上頭還無法全力解決,連美國日本政府都覺得養老醫療力不從心,何況我們。

2. 給子女教育的費用。政府已經把這方面的責任都丟給瞭我們自己。我們必須為此作出充分的準備。

我希望將來我能有2-3個子女,因為可以減輕他們這一代人的壓力,其實隻生一個孩子是違反自然和經濟規律的。而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將承擔這樣的代價。

3. 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將在2040年左右到達老齡化,我們還要為我們自己的養老做準備。在面對瞭上面兩項巨大的壓力後,我們還有多少資金給自己養老?

同樣,也不要指望上頭,他們根本沒有考慮過這種問題。

總而言之,在一個倒金字塔結構的人口環境下,除非國傢非常富有,否則生活一定是比較艱難的,這是一個客觀事實。

希望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能夠有這樣一個思想準備,不要到時候措手不及,更不要對未來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二、經濟方面:

看完瞭人口,我們來看看經濟。其實,經濟和人口是有這密切的關系的。

1. 企業收益下滑。

中國以及世界發達國傢人口老齡化和人口數量下降,意味著很多產品的需求下降,尤其是中低端的產品,而我們國傢恰恰就是主要生產這些產品的,這意味著企業收入下降。

另一方面,人口老化導致企業勞動成本上升,我們已經看到瞭這種現象。這兩方面的壓力導致企業利潤下降——這已經發生瞭。

看看我們現在很多幼兒園,初中,高中人去樓空,我們可以看到不久的未來,一個個大學城也會面臨一樣的問題,然後很多企業也將看到這樣的問題。

而我們國傢還在大幅擴大投資和增加產能,這將加大未來產能過剩以及銀行壞賬。

因此,未來我們的收入面臨結構性下降的風險比較大。

2. 利率上升

我們國傢的利率目前是因為政府的幹預而低得不合理的。

由於人口多,尤其是喜好儲蓄的中老年人多,所以有大量的資金還能留在銀行。很多50至60歲的人,他們含辛茹苦一輩子,攢瞭幾十萬,很不容易。

但是我看到身邊的很多年輕人,工資比他們父母當年高多瞭,卻很少有人懂得儲蓄和預防。相反,他們大量消費、負債,甚至花瞭他們父母的辛苦錢,比如用父母的錢買房就是一個一代人用掉3代人資金的最好例子(第三代人是指我們應該給我們子女的)。

這樣的消費速度和習慣,以及將來人口的減少,最終會導致銀行儲蓄下降。而我們國傢還遠遠不具備美國那種對國際資本的長期吸引力,這必然導致國內資金成本上升,從而抬高利率。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以為貸款利率很低,負債幾十萬甚至百萬買房覺得還可以負擔,但是中國絕大部分的按揭利率是浮動的(和美國不同),一旦利率上升,很多人是根本負擔不起的。

我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第一次存瞭一筆100元的一年期定期儲蓄,當時的存款利率是10.98%。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沒有這種概念,覺得利率好像永 遠應該是1-2%,那是大錯特錯,一旦利率在某一個時間段內突然上升,會使很多人資不抵債,而我們國傢連一部完善的個人破產法都沒有,甚至企業破產法都很 幼稚。也就是說,我們很多人將無法擺脫債務。

因此,未來利率上升的可能性比較大。

3. 借款

當我們未來遇到經濟問題的時候,尤其是如果急需5至10萬以上資金時,比如父母看病,子女上學,以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幾乎難以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