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12:44
經常有人問我“為什麼寫博客”。一開始我隻覺得這是個人喜好問題,有的人以垂釣為樂,有的人癡迷棋牌,而另外有些人比如我,喜歡寫字而已。我知道人 們喜歡做的事情往往不見得一定是有益的事情,比如吸煙、賭博、濫交等等,所以也並不把自己寫博客這件事兒當作一個“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反正,寫就寫 瞭,有好處就有罷;壞處也有吧?但是懶的想究竟是什麼。
大約兩個月前,劉未鵬發瞭一篇《為什麼你應該(從現在開始就)寫博客》,羅列瞭幾個理由:
能夠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書寫是為瞭更好的思考“教”是最好的“學”討論是絕佳的反思激勵你去持續學習和思考學會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一個長期的價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簡歷然而,即便是天下最好的事情,也不一定非要人人都做不可;正如反過來人人都做的事情也不見得一定是好的一樣。我隻勸過一個人寫博客,並最終以失敗告 終——從那之後再也不勸別人寫博客瞭。該寫的、想寫的、能寫的人早晚自己會開始動手,不會寫的、不想寫的、不該寫的人(有這種人麼?),不寫是他們的權利 啊。寫字,跟很多其他事情一樣,某種意義上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
說說我自己的動力好瞭。
(一)記錄、分享、積累
這六個字、三個詞,對我來講已經意義非凡瞭。人是幾乎沒記性的動物——如若沒有文字的話。要不然歷史上不會反復出現同樣的慘案。我自己更是如此,在 整理過往筆記的時候,經常發出這樣的慨嘆——如若當初沒記下來,很多重要的經驗早就忘得一幹二凈瞭。經驗這個東西必須可以重用才能體現價值。有些時候,很 多經驗在自己身上已經不再有重歷的機會瞭,於是隻能通過分享使其價值有機會獲得體現。而一切都靠積累,這是鐵律。我自己最大的慶幸之一是在而十六歲那年給自己定瞭個判斷行為價值的標準:如若某一行為的結果是可積累的,或對已積累的有所貢獻,那麼它值得去做,否則,放棄。顯然,花點時間精力寫博客,對我自己的記錄、分享、積累有著非凡的意義。
(二)思考、表達、溝通
於我個人來講,寫字是刺激思考的最佳方式。過去我曾註意到聊天是相當好的刺激思考的方式,有時好主意說著說著就不知道從哪裡一下子蹦瞭出來,甚至可 以把參與談話者驚得目瞪口呆。不過,聊天很奢侈,需要時間、需要地點、最重要的是需要合適恰當的對手——隨著年齡的增加,不但這種對手越來越少,與他們碰 面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也許是因為生活實在難以琢磨與應付。於是,寫字就成瞭不二之選。
表達清楚有多不容易,我是開始講課才真正明白的。講課與講演很不相同,很多的時候講演為瞭獲得共鳴往往更關註大同,而講課為瞭獲得效果往往更在意小 異。於是為瞭說清一個意思可能需要在很多表達方法之間甄選最有效的那個,甚至為瞭萬無一失不惜在如此這般之後再換個表達法“囉嗦”一番才算盡職。寫博客的 挑戰在於讀者的反應如何作者是沒辦法知道的——除非讀者留言(但即便是讀者留言也不一定能夠讓作者作出正確恰當的判斷,比如,一篇文章留言很多,往往並不 是因為文章無懈可擊,恰恰相反,可能是漏洞太多、表達不清的結果……)。這兩三年天天寫博客,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表達能力比當年天天講課時提高瞭不知道多 少個層次。
原本我以為溝通大抵上是每個有哪怕一點點思考能力的人都具備的根本願望之一。用英文的表達法來說就是:很多的時候良好溝通這東西很可能“even better than sex”。不過,隨著認識的人、經歷的事兒越來越多,慢慢知道很多人是不喜歡溝通的,有些時候溝通甚至會很危險。我覺得我願意寫博客多多少少與我“話癆” 的性格有關。前些年教書的時候,很多同事誤以為我是個沉默寡言的人,那是因為我用“講課”沖淡瞭話癆的欲望;而最近兩年消減我話癆欲望的東西就是寫博客 瞭。
(三)價值需要機會才能夠體現
其實,做事兒不一定非要有“功利”刺激才去做。因為很多驚人的結果需要偶然的機會作為催化劑才可能發生。我的經驗是,寫博客的對我產生的諸多好處是 在不停地寫的過程中發現的,還有一些好處是這些偶然發現被記錄下來而後被其它的偶然機會刺激出來的。如若我有足夠的智商,竟然可以在沒有開始寫之前就已經 明視這些好處的話,我何必等到兩年前才開始寫呢?我天天寫字並經常把其中的一部分發佈在博客上的原因很簡單,跟我樂滋滋的學一切可以學的東西一樣——“我不知道它有什麼用”。然而,用處竟然很多,可以出版、可以買書、可以廣告、可以維權……還可以用來做什麼?想也沒用,該來的時候自然會來。寫字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