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21:10
“我越來越相信新能源的故事能夠說圓瞭。”上海某老牌基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如是說,隨著國傢在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這個行業有可能成為未來經濟新的增長點。
“未來能夠漲十倍的股票,一定是從這種新經濟的產業中誕生。”匯豐晉信首席投資官林彤彤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雖然十年前的互聯網泡沫最終破滅瞭,但是十年後的網絡對人們生活改變的確深刻。新能源的故事或將復制互聯網奇跡,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期待。像十年前那樣吹大這個泡沫,也因此成為投資界的默契。
咬定新能源不放松
“我們當然不會拋掉手中的新能源公司,將拿到它漲不動為止。”一位上海合資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他所管理的基金重倉持有瞭金風科技(600143.SH)這隻著名的新能源概念股票。
“我承認他們漲幅已經有些高瞭,但是很難深跌,隻要有政策利好刺激,就能不時的往上漲一漲。”上述基金經理認為,在國內外利好政策不斷,石油價格仍在上漲的情況下,人們對新能源的美好預期依舊強烈。
在去年底以來的這波強勁反彈中,新能源概念無疑是最出風頭的板塊。諸如天威保變(600550.SH)、特變電工(600089.SH)、科力 遠(600478.SH)等漲幅翻番的比比皆是,像孚日股份(002083.SZ)、湘電股份(600416.SH)這樣漲瞭2倍多的也不在少數。但經過 半年的突飛狂飆,其估值顯然已經不便宜。
“你可以看看,現在券商的研究員都是在用2010年的盈利預測做估值,否則報告根本沒法寫。”一位基金公司的電力設備研究員告訴記者,為瞭能把故事說下去,隻好畫更大的餡餅,“但我根本就不相信他們能把2010年的業績算清楚!”
記者多方采訪發現,基金經理們並非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在保持既有頭寸的同時,他們也在挖掘那些尚未被發現的新能源股,一些漲幅不大的二三線股票進入他們的視野。
某傢中小基金公司的投資副總監告訴記者,他已經讓研究員們繼續深化對新能源的研究,爭取挖掘更好的公司出來。目前他持有的天威保變基本保持按兵不動的態勢。
見好就收的基金也大有人在。某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就告訴記者,他們對於新能源概念隻是參與瞭一部分,且大多已經獲利瞭結,“僅憑預期的上漲畢竟不靠譜”。他認為現在參與新能源已經不太合適,“那些還在上漲的,未必不是出貨”。
但是,“新能源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則是更多業內人士的共識,此前股神巴菲特耗資18億港元購入國內混動力汽車領先者比亞迪(1211.HK)2.25億股股份,讓嗅覺靈敏的各路資本越發感覺到,新能源以及能源新技術時代正漸行漸近。
一位合資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則表示,就像當年的互聯網炒作一樣,沒有人知道到底哪些新能源公司會在未來最終成長起來,也許真正的牛股我們都還沒有發現。
靠譜和想象力
隨著國傢發改委有關人士近期的明確表態,新能源產業振興計劃在市場矚目之下呼之欲出,一度被高估值所壓抑的做多激情再度得到釋放,本已陷入估值困境的新能源板塊重新活躍。
市場預期到2020 年新能源產業累計新增投資逾3 萬億元,其中風電裝機容量規劃達到1~1.5 億KW,光伏裝機容量規劃達到1000 萬KW 以上,核電裝機容量規劃達到7000 萬KW,在建規劃3000萬KW。
此外,隨著國傢電網正式向社會公佈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初步構想,意味著國傢智能電網的建設也提上日程。在財富證券研究員王璇看來,“智能電網將成為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的綜合應用平臺”,新能源產業真正迎來瞭朝氣蓬勃的春天。
“這個規劃應該說在預期之中,但是具體到底怎麼實施,目前還不能確定,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超預期的地方,新能源股也將有超預期上漲。”上述基金公司研究員認為,相當一段時間內,政策將是上漲支撐因素。
新能源的內涵實際上相當豐富,包括瞭風能、太陽能、核能、生物質能以及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等。那麼哪一塊將在上述國傢政策中受益最為直接迅速,並較快體現在上市公司業績中呢?
記者經過和諸多業內人士交談瞭解到,已經相對成熟的風電受益具有較高確定性,而其他幾方面則因為內外部環境需較長時間才能體現。
東北證券金融與產業研究所研究員認為,由於風電建設成本最低,發電成本最接近火電等傳統能源,有望成為新能源產業振興計劃中受益最為直接,短期投入產出效率最顯著的子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