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創新

2016-08-18 23:23:11

最可怕的是我們的“教育體系”。

我們的教育體制重視邏輯思維,忽略形象思維;左腦受寵、右腦冷落;我們的學習是以“通過考試”為目的,所以我們從小就養成瞭循規蹈矩的思維習慣,不準做錯 題目,不得胡思亂想,我們要求我們的後代循規蹈矩、膜拜條條框框,培養孩子們對世間萬物形成心理定勢與固定思維。

所謂“應試教育”,無異於大人們設計好瞭監獄的路線,讓天真活潑的孩子們像犯人一樣循規蹈矩一步不能走錯,否則就罰你,最好的學生不是人,應該是機器!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我們的教育體系哪裡有什麼“想象力 ”可言,借用魯迅的話來說,是“殺人殺人殺人”……魯迅公公倒下去多少年瞭,我們的學校裡今天依然在繼續玩殺人遊戲。

一個不尊重“知識產權”的社會,一個不尊重“個性”的教育制度,是“創新”的大敵。

建設我們的創新生態系統

在中國的經濟中,迄今為止,政府的權力是大大的,政府主宰一切,隻要政府一發力,波瀾四起,這有時候是件好事,但也不能一概而論,過大的權力是危險的權力,中國曾經為此付出過太大太大的代價……蛇頭伸出洞來瞭,進言幾句多餘的話吧:

1. 政府應該主持公道:不應偏袒“親生兒子”國營企業,壓擠“私生子”民營企業

國營企業好歹都在維持現狀,創造中國經濟增長、給經濟帶來活力的是民營企業;然而,為什麼對“親生兒子”國營企業政府大人您總是綠燈常開,什麼資質、稅 收、借貸、上市……全部永遠不是問題,隻要是你的“親生兒子”一開口,大人就統統給予滿足;而對“私生子”民營企業,大人您在資質上設置障礙,稅收上層層 盤剝,借貸上口是心非(政府天天叫要“支持中小企業”,哪一傢銀行會對民營中小企業放貸款?!),上市,呵呵,中國的股市本來的設計就是吸走老百姓的鈔票 救活國營企業……

2. 政府監管企業,就像教書匠培養百萬富翁

那天甲骨文的老總埃裡森(也曾是個讀不好書在街頭悠蕩的小混混,今天在軟件行業裡的身價僅次於比爾蓋茨)被斯坦福MBA同學們請去現身說法,埃裡森口出狂 言說什麼MBA教授都是一群窮教書匠,怎麼有可能教育出百萬富翁來?結果被大學生們轟出瞭校門去……

誰要說政府監管企業無能,也難免遭滅頂之災,身敗名裂。好吧好吧,蛇頭既然已經伸出洞來瞭,就不準備縮回去瞭:

我們政府的商業監管體系,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從日偽時代留傳下來的一部舊機器,機械磨損、零件損缺,已經不能負載今天“創新”時代的重任。

比如說在我們現成的商業體系裡,公司和公司之間比實力是看“註冊資金”的多少,而不是“創新”能力的高低;開瞭公司並不等於你就能做想做的業務,許多業務 還需要拿資質,許多資質的條件也是憑註冊資本的多少,小公司沒那麼多註冊資本自然沒有資格經營很多業務;比如說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必須在工商登記手冊中 查得到的,查不到的一律不得經營,因此創新的模式、新的行業是沒法經營的(不信你去工商局登記SNS業務看看);公司隻有出錢人才是真正的主人,而不是出 力的人、出Idea的人,股東權益要看你出瞭多少錢買瞭多少公司股份,期權、技術入股、Idea入股在法律上的兌現和保障上困難重重;開辦公司必須有租房 合約,在車庫裡、在你老爸傢地下室裡創業是得不到工商批準的……因此,中國出不瞭喬佈斯,中國成不瞭矽谷,做做夢而已吧!

順便捎帶一句,如果哪個商學院的博士有志研究民國、日偽、紅區、新中國的商業法規變遷,呵呵,請來我這兒申請贊助。

3. 體制不能給予民營企業和投資人長久的安全感

事實是,“私生子”雖然機靈聰明刻苦能幹能賺錢,大人不但不給於自由,不予以獎勵,不能和“親生兒子”平起平坐,反而嚴加管教嚴加控制動不動嚴厲懲罰,所 以我們“私生子”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宿感、沒有正義感、沒有感恩之心;我們沒有未來,我們被逼良為娼,我們在夾縫中求生存,我們今天有飯吃就趕緊吃個飽吃 得撐死,今天有錢搶就立刻伸手搶錢能搶到多少就搶多少,我們有的是孤獨感、失落感、幻滅感,活過今天不一定能活到明天,過瞭這個村就不一定還有這傢店…… 我們隻關註眼前利益、隻做短線的事情,我們不投資未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寧可今晚喝水也不夢想明年吃肉,什麼“創新”、“自主知識產權”,都是遙遠亭臺 樓閣,咱們山寨吧、盜版吧……大賺一把趕緊移民溫哥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