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工作的態度

2016-08-20 18:14:58

上班這件事之三《兩種官僚》

新人上班,挨悶棍是很正常 的事情,因為權力和體制化需要如此。每個人從本性上來說都好逸惡勞,但是單位又需要把這麼一幫懶鬼組織起來,完成某項工作。所以,人們就發明瞭所謂的管 理,對權力進行分配,建立起一套體制。基本上,權力是一種僅靠想象就能維持的東西。一個人被賦予某種權限,這種權限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行之有效。對於具 體的個人來說,來自權力最嚴厲的懲罰無非是開除,但是這種權限卻不是任何一級管理幹部都有的。那麼,畏懼之情從何而來?想象,人們相信如果服從指令,完成 工作,那麼會有一個“好的前程”。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想的不是最低標準—辭職,而是最高標準—升職。於是,權力就發揮它的效應,遵循體制者得到獎勵, 乖寶寶有糖吃,這就是示范效應。即便所有的寶寶都明白自己也聽話但是絕對沒有那麼多糖分,但是他們還是願意去做個乖寶寶。因為這麼做會擁有一個概率較低的 可能性,但是不那麼做,就連一點可能都沒有瞭。權力不需要用具體的威嚇和強硬手段證明自己,當有第一個人開始服從,那麼整個秩序就開始建立。違抗權力的後 果,絕大多數都隻存在於想象之中,就像是核武器,並沒有人真的去用。不過,為瞭提醒大傢權力的存在,用新人來敲一棍子也是好的。武松被勞改的時候,初到之 日要挨一百殺威棍,也是基於相同的道理。

棍子無善無惡,打人的是拿棍子的手。因此,需要討論的是拿棍子的官。從出身上看,他們可以分為傳統 型官僚和技術型官僚兩類。傳統型官僚沒有任何專業背景,是純粹的手腕高明,從站馬步開始一級一級爬上來的。他們深諳權力的各種奧妙,喜愛權力超越世間的任 何東西。技術官僚大體上指的是恢復高考以後,受過大學正規教育,在單位靠專業起傢的官僚。他們大體上比較清廉正直,而且有文化和專業。再過十年,可能就沒 有那種純粹的傳統型官僚,而隻有技術型官僚。但是,這種分類隻是根據出身,而不涉及手法。事實上,技術官僚用起傳統官僚的手段來一樣得心應手,而且可能更 為毒辣。傳統官僚也許不知道你是在上網看新聞還是上網查資料,而在技術官僚面前打這種馬虎眼那就是找死。有些公司的管理者會用手機定位查員工的崗,足見有 技術背景的人為惡更為可怕。

站在挨棍子的角度看,還是技術型的手法好受一點。因為至少它的打法有規律可循,有章可依,而且不得不體現一點公 平的原則。在技術型打法之下,別人遲到扣50塊,不可能到瞭你這裡變成100。而傳統型打法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因為在它那裡權力是一種法術,法術不應該 有任何規律可循,更不能容忍你能推斷和預判。要的效果就是你完全頭暈腦轉,覺得隨時隨地都可能挨棍子,那麼效果就出來瞭。要的就是絕對的畏懼,因而產生絕 對的服從。

技術型官僚因為念過書,所以對知識有迷信,覺得按照哈佛的管理教程就能完成管理工作。喜歡建立體系,確定目標,諸如此類的名詞遊 戲。在他們手下比較辛苦,因為會給予你一定的自由度,允許你做一些發揮。如果他們看過《把信送給加西亞》的話,那麼會滑到另外一個極端—你負責把事情搞 定,其它的話不用說。而傳統型官僚喜歡絕對控制,要求沒有任何事情在他的視野范圍之外發生。所以,凡事要求頻繁匯報請示,由他做出一系列決策。這種方式最 終顛倒瞭彼此的位置,因為你在做事的時候,可以遇見任何一丁點障礙就返身匯報,而對方就會出面去解決。典型的例子就是雍正,這個人不單每天能看完所有的奏 折,而且還要閱讀臣下秘送來的各種小報告並且回帖。事無巨細,全部過問,完全掌控。最後就變成瞭皇上為所有臣子打工,你說一,大傢就做到一。你不說,大傢 就樂得清閑。

上班這件事之四《白天不懂夜的黑》

要總結上班有什麼好,很多人都會抓著頭想 半天。但是,如果換成列舉單位裡最讓自己討厭的人,很多人可以立即脫口而出一個名字,甚至更多。是啊,那麼多人為瞭一碗老米錢來到一個共同的地方,除瞭對 老米的那份渴望完全一致之外,也許根本就沒有任何相同之處。這樣的一群人擠在同一片屋簷下,總是會起各種矛盾。工作本身就是制造矛盾的利器,因此,同事之 間或者上下級之間的矛盾司空見慣。和同事有矛盾,對方會打你的小報告,用流言蜚語敗壞你的名譽,又或者在工作中整蠱你,給你挖坑下藥。和上級有矛盾,尤其 是和直屬上級有矛盾,會讓個人處境變得很艱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也是讓人最頭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