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18:14:58
上下級的關系從來都很難處理,這是因為對於下級來說, 直屬上級是自己一切勞累、辛苦、麻煩的源頭。而對於上級來說,直屬下級直接決定瞭更上一層對自己的評價。他們之間的利益訴求並不一致,方向完全相反。下級 本質上是不想幹活的,而上級的任務就是驅使下級工作。而對於所有的上級來說,直屬下級都是自己職位的潛在競爭者。所以,一個合乎理性的判斷是:我不希望他 們能夠幫助我升職,但是我要確保他們中沒有任何一個會起來取代我。這種矛盾和緊張關系可以通過 “垂直領導”這個詞窺見,念著念著它就變成瞭“錘子領導”。這裡的“錘子”是有明確含義的,那就是四川方言,含義是男性外生殖器。
為瞭解決 這種矛盾,用的全都是法術和技巧。在單位裡很常見一種“大哥型”的領導,使用人格魅力代替管理,用義氣取代規章。實踐中這種方法很好用,能夠為一個人贏得 大量人望,而且擁有一批死心塌跟隨的小弟。經常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看到,某個高管或者中層跳槽,單位裡就立即產生連鎖反應,一幫人跟著也跳槽走瞭,大哥到瞭 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這是一種現實的無奈,在中國這種社會環境下,一個大佬決定一片天空,制度、規章、模式完全靠不住,和大哥之間的義氣相比之下要穩定 得多。同一個部門,同一項職能,同一種外環境,在某甲手下做和某乙手下做,完全是兩種概念和結果。大哥操作良好,整個部門會是整個單位裡權限最高、油水最 足、幹活最愉快的地方。大哥很孬,那麼已有的權限和利益都會喪失殆盡。很多職員選擇跟人,雖然有押大小的嫌疑,但是在這種社會現實之下,未嘗不是一種合理 的選擇。
另一種就是“威權型”的領導,他在某一專門領域內做瞭很長時間,本身就是專傢,資歷很深。他幾乎不需要說什麼,但是下屬會堅決執 行,因為他就是權威。你所想到的任何問題,他都想過瞭。你遇見的人和麻煩,他都經歷過不止一次。他並不和屬下稱兄道弟,而是刻意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是人人 畏懼他,把他當作神一樣看待,甚至覺得能和他共事是一種莫大的榮耀。這當然是一種光環,但是,這個社會上又有幾個人不是生活在光環之下呢?
還 有就是所謂的現代管理,在我看來那是標準的法術。核心思想是讓普通員工參與決策前的討論和分析,用度讓部分知情權的方法獲得員工的支持,讓他們誤認為某項 工作是“自己的”。又或者是用幾套表格玩點數遊戲,使得活人為瞭點數而奮鬥,原理和拉磨的驢腦門前吊個蘿卜是一個道理。管理就是鐵手,現代管理無非是在這 雙鐵手上套瞭一雙天鵝絨手套,但是實質並沒有任何變化,都是迫使人去幹活,無非是被迫或者是被催眠到心甘情願。
值得分析的類型有許多,但是 以職員為著眼點,其他類型對於個人來說沒有多少助益,所以不再花時間分析。在大哥型領導的手下幹活,除開上面提到的實利,還有個人發展上的好處。大哥型領 導本身處於上升期,如果他的發展很迅速,意味著你跟著一起分享勝利果實的機會也相應增加。而且,這種個人高速發展一定需要周圍有強大的支援,因此你會跟著 學到很多東西,他也會主動教你,努力讓你跟得上他的步調。但是,這種人在上層的眼中並不讓人喜歡,因為他經營私人實力,就像唐代的節度使,在中央權力之外 豢養私人武裝,擁兵自重。一切管理權限問題都是平衡問題,有一個大哥,那麼就一定會有第二個來平衡他。對於上層來說,他們樂於看見相互競爭的大哥們,因為 這是在促進單位的發展,隻是要小心控制內部摩擦的傷害程度就好瞭。對於個人來說,這就意味著風險。一旦帶頭大哥敗落,那麼你作為小弟很難繼續安身下去。大 哥跳槽,小弟跟著跳,我說不好這裡面究竟是義氣的成分多一些還是不得已的成分多一點。
威權型領導本質上是一種發展至個人事業成熟期的資深職 員。除去那些光環,面對他們的時候應該想一個問題:既然他那麼厲害,為什麼不見他提職?答案是很大可能他就到這一步瞭,這裡就是他的極限。關於升職有一個 極限理論,就是說應該一直提職,直到這個人顯露出不適合目前的工作為止。當然,決定升職的因素並不全在個人能力。無論是什麼,反正他到這個位置是不會再繼 續向前發展瞭,可以一直做神到退休。在這種人手下打工,優點是很明顯的:你個人隻要安分守己,日子會過得很安定,不用考慮太多變動的因素。而且,你也有提 職的機會,隻是時間相對較長,因為對於這種人來說,他需要很長時間的觀察,確認你是否合適。缺點在於你可能完全要自學,威權型的領導經常出現在業務成熟的 部門,各種工作流程早已確定,每個人隻是流水線上的一個環節而已。你可能在一個職位上連續幹上十年,但是對於整個部門的工作流程一無所知。所以,如果你是 個擰螺絲的,那麼就可能一輩子都在擰螺絲,不會變更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