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受挫的15個心理反應

2016-08-20 18:17:00

傳說麥當勞、肯德基的招聘職位,在清華北大大受歡迎。很難講,這些天之驕子是怎樣把“假期打工地點”變成“求職熱門選擇”的。但是,從心理的正常趨 勢來看,如此大的轉變必然是經歷瞭相對等,甚至更為巨大的挫折、落差後方能形成。求職受挫後,每個人的心靈都必須經受或多或少的磨礪與考驗,方能達到一個 新的平衡。

    屈辱感 感覺丟臉,不想見同學、好友,尤其是那些事業有成的。“現在我好像特敏感,如果誰問我一句‘簽瞭沒’,我馬上就覺得他是存心取笑我,好像自己受瞭多大委屈似的。”
    屈辱感的產生有三種原因:第一,的確有人侮辱你的人格,這顯然不是你的錯,你可以反擊,也可以等他自己碰壁;第二,兒童心理作祟,被過度寵愛,所以 一次被拒絕就當成屈辱。那麼,我可以肯定該調整的是你,而不是社會,權當這是個挫折訓練吧;第三,貪婪心態,覺得好事都該你撞上,否則就是受辱。自卑 自信心完全喪失,對未來感到絕望,甚至懷疑自己永遠都找不到工作。“以前我的想法是:這世界上沒有咱幹不瞭的活兒!現在我的想法是:還有什麼我能做得瞭?就連旅館前臺都要工作經驗,我鐵定是幹不瞭的。”
    有的人不是因為遭拒而自卑,迷醉於自卑的人即使成功也會自卑不已:“你看,我的同學進瞭外企,我卻隻找到一個民營企業的工作。”自卑形成瞭心理慣 性,他的心理能量和自我評價就不容分說地往低處流瞭。自卑者有兩種出路:要麼在自卑中淒慘地生活,要麼把自卑視為成長的杠桿,找到自己的失重點,也找準自 己的就業點。應聘秘書不行,咱就不爭這個不行的,換個能行的角兒不就得啦?茫然 對未來沒有掌控感,覺得一切都不可測,並且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剛畢業時還每天往人才市場跑,在網上投簡歷,但是現在大半年過去瞭,一次成功的都沒有。我開始懷疑那些努力到底有沒有用,我究竟該寫什麼樣的簡歷,該往哪裡投?”
    迷茫是面對自由所產生的眩暈感。我們應該感謝迷茫,因為迷茫的同義語就是多樣選擇的餘地。一個被規定瞭一切的人會迷茫嗎?現在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在迷茫中盲目跟風,免得跟丟瞭自己的魂兒。在迷茫中不斷嘗試、碰壁、總結經驗,出路會在上下求索中出現。無能與無助感 感覺一切歸零,自己所學的知識、所有的實踐經驗都變得一無是處,想要尋求幫助和支持卻找不到方向。“我去應聘一傢通訊企業,中英文筆試、一對一問答、口 譯、群體面試、心理測試、部門經理面試,連闖6道關口之後就像脫瞭一層皮,好像從前學的東西都變成空白,一下子什麼都不會瞭。”
    太好瞭,終於有人告訴你,你在學校裡學到的那些東西沒用!否則,你又讀研、讀博,幾年後還是要碰壁,還是要“無用”。趕緊培養能讓用人單位受益的能力吧!負疚感 感覺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對不起關心幫助你的每一個人,覺得自己的失敗會導致他們的焦慮、痛苦。“我現在還在考慮要不要回傢過年。想回,但是又不好意思。畢業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正式拿過工資,靠傢裡供著,都沒臉見父母瞭。”
    此時產生對父母的負疚感是心理健康的表現。但如果沒完沒瞭,拿著自責當營生,甚至嚴重到以死償還父母的養育之恩,那你就該看醫生瞭。打個比方:你弄 丟瞭父母的存款,現在又愧疚地跑去跳樓,那相當於給父母雙重打擊,丟瞭他們的錢還要他們的命,這才是大不孝!你現在該做的是回傢去,多做些傢務活,跟父母 商量未來,讓他們即使看不到你的薪水也能看到新的思路和希望。後悔 對於從前沒有做好規劃、認真準備、貿然辭職等做法感到後悔,而後悔浪費的精力越多,真正用來行動的精力就越少。“從前工作月薪2000,我覺得太少,心想 隨便換個地方都比這兒賺得多。於是不聽別人的勸告,毅然辭職。找瞭一傢公司,因為飯不好吃就不去,現在特別後悔,因為工作機會越來越少,再也不敢挑肥揀瘦 瞭。”
    一次後悔是反思,可以避免二次犯錯。兩次後悔是打掩護,因為你不想改變導致挫敗的行為模式。三次四次還後悔,那就是拿著後悔當遊戲瞭。一顆勇敢的心應該置之“悔”地而後生。忠告:改變的行動是治療後悔的猛藥。倦怠 對於重復性的投放簡歷、面試、被拒感到疲倦,做任何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接到面試通知的時候,我竟然沒怎麼高興。去的那天,我記得天是灰色的,黑壓壓的感覺,自己故意反方向坐1號線地鐵,坐到頭再回來,最終慢悠悠地蹭進瞭公司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