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飯局·心虛·為什麼而忙

2016-08-20 18:18:36

明朝禦史張澣在《松窗夢語》中記述瞭這樣一個故事。

張澣初任禦史參見都臺王廷相時,王廷相給他描述瞭一樁見聞:昨日乘轎進城遇雨,有個穿新鞋的轎夫,他從灰廠到長安街時,還擇地而行,怕弄臟新鞋。進城後,泥濘漸多,一不小心踩進泥水中便“不復顧惜”瞭。

王廷相說:“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澣聽瞭這些話,“退而佩服公言,終身不敢忘”。

後來,張澣升任明朝吏部尚書,建樹頗多,我想與他牢記這些話不無關系。

這是王廷相告誡張澣為官之道其實這也是為人之道。

巴莆洛夫說:“原諒自己,就是墮落的開始。”萬物之發端必於“一”,能否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對待“一”,對每個人都是嚴峻的考驗。


飯局十句話

1、飯局不是萬能的,沒有飯局是萬萬不能的;

2、提前一天預約是真請你,提前半天你是作陪,上菜瞭才請你是湊數的;

3、一請就來叫爽快,三請才來叫擺譜,怎麼請都不來叫原則,不請自來叫蹭飯;

4、飯局三大悲:想請的沒來,來的都是作陪,結賬時就你一人清醒;

6、一周一飯局是正常人,一天一飯局是大紅人,一天三飯局是交際花,一天N飯局是端盤子的;

7、會敬酒的靠語言藝術,善鬥酒的靠遊擊戰術,裝酒醉的善於玩騙術,灌不醉的肯定防身有術;

8、飯局上不喝酒的腹中語:吃自己的飯,讓別人吐去吧!

9、縣長主持宴會喝高瞭,大聲喊:我再提三杯!第一杯:誰不喝,我是誰爹!眾人忙飲盡;第二杯,誰不喝,誰就是我爹!眾人皆幹;第三杯,喝者是不喝者爹。眾人爛醉!

10、常與領導吃飯,升官是遲早的事;常跟大款吃飯,發財是遲早的事;常跟老婆吃飯,厭倦是遲早的事;常跟情人吃飯,花錢是遲早的事;常跟小秘吃飯,犯錯是遲早的事。■【《文化散論》2008年第12期】


心虛的反應

上小學五年級時,教室裡總是莫名其妙丟東西。老師破案無方,就挨個盤問我們,搞得班上人心惶惶。後來,老師在班上說:“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觀察, 我已經知道誰是賊瞭,我看,就不用我點名瞭,你還是自己站出來為好。我在辦公室裡隨時等著你來自首。如果讓我點名,後果可就嚴重瞭。”聽老師這麼一說,我 心裡直突突。雖然我根本沒偷過東西,可我總覺得老師在盯著我。我盼著那個賊快點去坦白,以便洗清我自己。但一直到我們畢業,老師也沒抓住真正元兇,看來, 他那聲色俱厲的恐嚇乃是一種心理戰術瞭。

有一段時間,公司裡很多人幹活心不在焉。終於,老板在例會上發怒瞭。他指出:“有人說,幹不幹 無所謂,反正幹多幹少都掙一樣的錢。這是誰說的?如果你懷著這種心態,那麼,請你趁早滾蛋。我這裡不養閑人。”後來,不止一個同事說:“一看老板那個樣 子,還以為他是沖我來的呢!他復述的那句話,聽著耳熟,好像我的確這麼說過。”

不知道真正的賊怕不怕詐,但我知道,很多無辜者反而怕 詐。俗話說“做賊心虛”,我沒做賊,心虛什麼?也許,是因為我艷羨過那些丟失的東西,心裡甚至產生過據為己有的念頭。當老師強調“賊”這個概念時,我內心 裡的賊開始捫心自問瞭,兩者長時間地撞擊、謀和,以至模糊瞭界線。

為什麼很多同事以為老板在數落自己,那是因為他們確實如此思考過問題。這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做賊心態,想放縱自己的欲望隨便說隨便做。但在關鍵的一刻,隻有極少數人踩不住剎車。他們連人帶車滾下懸崖,從此踏上不歸路。

我的大學同學,剛畢業時,一個月幾百塊錢的收入,他的上司讓他去銀行取錢,一取就是30萬。他在酒局上說,這些錢,夠我掙一輩子瞭,我多次產生過打一輛 車遠走高飛的念頭。不過大傢都知道,就他那膽量,也隻是說說而已。說完以後,還得接著過清苦的日子。如今,我的同學自己開瞭公司,30萬,也就是他一個月 的利潤。


重要的是為什麼而忙

羅伯特跑到牧師面前抱怨:“這個世界太不公平瞭,為什麼榮譽總是別人的,而我卻隻能收獲白眼和詛咒?比如說哈裡森,他年年都會得到鮮花和錦旗,而我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牧師道:“哈裡森是一位警察,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甚至連聖誕節也沒法休息。”羅伯特說:“我也總是工作到深夜,有時還要加通宵。就算我的工作時間沒有哈裡森長,也沒有哈裡森辛苦,但總比安德魯要強吧。您知道的,安德魯又上電視瞭,聽說還拿瞭一大筆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