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不動的

2016-08-20 18:29:33

兩天前在曼哈頓辦事,會開完瞭出門已經是掌燈時分。

在拐角口急急匆匆地買瞭一杯熱咖啡,一回頭,突然覺得這地方特面熟,嘿,這不是30年前小喬用中指指點江山的地方嗎?順手摸出我的尼康D300按下瞭快門。

左邊這張快照是喬佈斯當年獨上高樓時留下的倩影,少年氣盛,心比天高,看他的口型,肯定是在指著IBM罵臟話“Fxxx You!”。右邊的照片是我剛拍的,兩張照片放在一起,就有30年之後“人去樓空”的感覺,喬佈斯走開瞭,IBM居然在下面放瞭一個垃圾桶,這簡直不就是歷史在開黑色玩笑吧?!

望著那IBM幾個陰沉沉的字母,讓我想起瞭黑澤明哪一部電影裡一個老僧的喃喃自語:“山,是不動的。”

……

愚公移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IT行業中,也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微軟,一座叫IBM。曾幾何時,無數的創業者立下愚公移山志,每天挖山不止……

有道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瞭,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得瞭得瞭,別自作多情啦,在曼哈頓的摩天大樓火樹銀花下懷起古來瞭,神經病,不合時宜!

站在IBM門口,還是忍不住要想搏一搏這座大山瞭。

Big Blue是IBM的綽號—讓我們暫且稱它為“藍色的大山”吧,IBM誕生在這間“湯姆叔叔的小屋”裡,那年1896。

(看圖說話:想創業別先想去融錢,幻想哪個沒腦經的闊佬或傻逼VC會給你一筆大錢,讓你去租辦公室、搞裝修、買車買設備、找小秘請副總、開張設宴、 K房會客……創業如果不是從地獄裡開始的,就是從地下室、車庫、學生寢室裡開始的,喬佈斯、戴爾、Google、HP這些牛人都是這麼幹起來的……連老大哥 IBM也是這樣開始的,所以你就死瞭那條心要去找到“啟動資金”再來創業,現在就開始,現在就啟動,好好集中心思想想你的產品,先別想錢。)

“藍色的大山”IBM的創業是接力長跑比賽式的。

第一棒起跑的運動員是來自紐約州水牛城的Herman Hollerith,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博士生。做學問文如其人,創業亦如其人,Hollerith雖然自己出生在美國,但父母移民來自德國,他老婆是墨西哥人,國際化的傢庭裡創辦的公司,將來肯定是個跨國企業;Hollerith生有6個孩子,有6個小孩的傢庭自然是個大傢庭,不像中國鄉下沒文化的傢庭生8個10個都生不出個兒子,Hollerith有3個兒子,3個女兒,男女平衡、大傢擺平,這預示著將來IBM必定有“大傢風范”,一定是個大公司;再看看Hollerith的胡子吧,一座山的形狀,特像革命導師恩格斯、超人哲學傢尼采、紅色文人高爾基……所以來日IBM必定是一座大山。

IBM誕生的時候世界上好像還不一定都有電吧?IBM那時候造的電腦也不一定用得到電源。那時候IBM也不叫“IBM”,生產的產品也不叫電腦,叫 “打卡機”。不過它除瞭生產我們現在人人還在用的上班考勤打卡機以外,還生產另一種計算用的“打卡機”,這種打卡機怎麼使用,相信今天清華交大的博士們也弄不清楚。反正“硬件”是像打字機那樣可以手工操作的機械裝置,通過“軟件”,即硬紙板上不同位置的“洞”來進行簡單統計運算。

Herman Hollerith在哥大拿到博士學位以後,找瞭一份學而致用的對口工作,在美國國傢統計局當公務員,清點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小攤小販的各種稅金,以及成千上萬老百姓們口袋裡的收入……一天一天地,在國傢統計局裡Herman Hollerith繼續修理他數學博士的腦筋,但是做著做著,連他德國血統的耐心也受不瞭瞭,這政府太黑瞭,賺這麼多錢,隻付給我這麼點點工資!於是他想出瞭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情,發明一臺打卡機,減輕員工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可以忽悠政府掏出錢來下訂單成批訂購這種“打卡機”,創業肯定賺錢賺得比打工多!

Herman Hollerith打卡機樣機一出來,他就跑去原來工作過的美國國傢統計局老板那裡忽悠,這一招一出手就靈,一下就點在瞭政府的要穴上,有瞭這些“打卡機 ”,政府的監管力度大大提高,政府可以搜刮到更多的錢。於是,“打卡機”在整個美國國傢統計局系統裡長驅直入,不到三年,把“統計行業”徹底做透,讓 Herman Hollerith也賺得樂翻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