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86)偉大的思想都有“毒”的
2016-09-26 11:02:27
智慧:
心隨境轉,則為凡夫。境隨心轉,則為聖賢。我們都是平凡人,但人生的價值,就在於從平凡起步,活出超值的動感。對於任何新處境,無論多糟糕,無非幾步心法——接納現實、優化環境、發揮特長、持續成長。人們習慣以動機開脫自己,以行為評判他人。看穿這兩層之後,知人、論事、正己,就都有瞭根基。有錢是很好的,但,比金錢更重要的,是獲取金錢的能力。在這世界上,人們所尊重的,唯有你的人品、人格、成熟的心態,與處世的能力。隻有這些,才構成真正的我們自己。佛傢真正的精神是「勇猛精進」。人不付出巨大艱難的努力,根本不可能保持內心的一片澄明。真正的心學是什麼。不是看破紅塵、心如死灰,而是一場在針尖上飛旋的舞蹈,無時無刻不在努力保持平衡。偉大的思想都有“毒”的,你能抗毒,你得到益處。老子的觀點和方法,可供與老子同品格的人借鑒應用。但不幸,老子的方法論,常被壞人拿去為非作歹瞭,還反咬一口,歸罪於他。大陸有青年犯法,交代時說,讀瞭尼采著作的緣故。——木心我們生於凡塵俗世間,永遠都在求人與助人兩種角色中相互轉換,但是,僅僅隻在這一點上,便已經高下立分。有的人求人,理所應當,從來不去考慮,所求之事是否會影響到被求之人,一心隻關註自己的要求能否被滿足,一旦被拒,立刻惱羞成怒。而有的人即使求人,也不讓人反感,他知道該怎麼說話,才不會令對方反感而拒絕,也知道對方的原則和底線,無論是否被拒,都不會心懷怨恨,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讓對方因為他的人品與情商而欣然答應。大局觀,就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能夠讓你獲得深度安全感和掌控感的認知能力。滄海橫流,這個時代能夠賦予你的能量和潛力,遠遠超出你的想象。但你必須首先習慣這種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變化。如果你是一個走過更多路的長輩,或者你是某一個領域的行傢,再或者哪怕你隻是作為旁觀者更冷靜地看透瞭一件事情,那麼你能否拋開所有顧慮,非常誠懇地給別人一個建議?如果這個建議能夠給別人一個非常大的啟發,那麼它的影響,會比一個物質禮物,要來得更加深遠。
觀點:
比答案更重要的,是問題。答案可以錯,但問題最好不要錯。答案錯瞭,可以修正。問題錯瞭,一切全錯瞭。中國經濟在2016年步入新的發展周期,做實業的人越來越感覺到盈利乃至生存的艱難,壓力越來越大。是他們不夠努力嗎?不是。這種情況是冬天最寒冷的時候嗎?不是,現在隻是剛剛開始入冬。因為,一種強大的力量正在施展著它的巨大影響力,而且,這種影響力將至少持續20年乃至30年以上。這種力量將使得一些國傢變得更為強大,也使得一些國傢深陷經濟危機之中難以自拔。這種力量就是正在發生的全球第5次產業大轉移。第五次產業大轉移的輸出國是中國,並且,這種輸出的雙路線的:低端的產業向東南亞相關國傢轉移,高端的產業向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回流。——時寒冰擇業觀錯誤之一:當公務員,或進事業編,則生活無憂。公務員(事業編),不是生活無憂,而是到瞭後面,你連解決憂慮的能力都要消失。一個年輕人,能不當公務員,千萬別當。別抱著“我姑且當之,哄哄父母”這念頭,當瞭,就難離開。擇業觀念錯誤之二:大城市對年輕人不友好,我遲早要逃離,回到傢鄉。想要過得更好,想要過得更自由,永遠不要離開大都市和熱點城市。世界范圍內,更符合人性、更多機會的大都市都在持續生長。——連嶽健步如飛的女性群體,絕不是男性的惡意競爭對手,而是一種相互促進相互激發的生命力量,可以在對方身上照見自己的理想,更可以在理性和智慧的引導下,發掘彼此的潛能,從而使得雙方的生命體驗更加悠遠、深邃。活得明白的人都知道,在一個亂糟糟的糞坑一樣的環境裡,隻要取得瞭某些東西,就是成功,就是勵志。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喜歡像我們這樣敢於說真話的人?我很清楚,他們根本不喜歡我的音樂,他們也不一定喜歡我的言行,他們是喜歡我成功瞭。媽的這一套成功瞭!這個人有錢瞭,可以亂說話瞭,他們就喜歡這個。我恰恰這一點滿足他們。 ——左小祖咒不要太早就固化瞭自己。不管是物質的享受還是精神的愉悅,都是無止境的路途。唯有人不斷進入秘境,才會懂得,此前所擁有的,隻是低陋,原不足惜。請允許我冒昧地說一句,你也許並沒有真正見過“好”的東西,所以就以為,這就夠瞭。——蕭秋水當我們要應付一個人的時候,應該記住,我們不是應付理論的動物,而是在應付感情的動物。而批評是一種危險的導火線——一種能使自尊的火藥庫爆炸的導火線,這種爆炸有時會置人於死地。固化自己的命運,是一種認知。相信人生的不確定性,相信未來有更多可能,也是一種認知。所以,命運根本不存在改變之說。隻有不同認知的、人生實踐。我們不敢做決定、不敢放也不敢拿的來回糾結,是因為缺乏一種離開自己熟悉區的勇氣。你越呆越熟悉,越熟悉越害怕。一旦“未知的恐懼”+“現狀的迷戀”大於你的勇氣,人就把自己困死瞭。不論是評價自我,還是評價他人,我們都會高估環境的影響。對自己,我們會高估環境的不利影響,也好解釋為什麼自己事業無成。對別人,我們會高估環境的有利影響,也好解釋人傢為什麼事業有成。過高評估環境的作用,會讓我們陷入有心無力的弱勢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