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8 11:02:01
說到因果,人們自然會想到必然與偶然。人生究竟是偶然多還是必然多?哲學告訴我們,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但這個哲學范疇的東西最能和稀泥。把說不通的東西說通,正說說,反說說,把正說成反。白說說,黑說說,把白說成黑。最後等於沒有說。人們遇到瞭問題,大多數人的解決思路一般是,依靠經驗,解決問題。經驗解決不瞭就尋求科學,科學解決不瞭就求助哲學,哲學解決不瞭便皈依宗教。最難讓人理解的是大哲學傢尼采最後成瞭瘋子,大科學傢牛頓相信瞭科學一輩子最後卻去信瞭神。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知這是偶然還是必然?
人生若能如願,既靠自己,也不全靠自己。中國古語早就說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功的人生是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高度契合的結果。無不都是人努力,天幫忙,像我們平時體會到的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面獲得的。靠自己是說自己必須努力,必須找對方向,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必須堅持不懈。但不得不承認,外部環境卻並非可以一廂情願的,天不相助事難成。夢想成真的人都是能抓住機遇,借“勢”成事。他們都會積力蓄勢,審時度勢,取勢謀勢,順勢而為,因勢而動,趁勢而上,整合資源,真做巧為,達成目的。但機遇誰給?是不是人人都有相同的機遇?勢又何來?是不是個個都能借到勢力?這隻能靠命運來做答。命運也包含在其中。
我不是有神論者,我相信科學。但我沒弄明白,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太多的為什麼,沒有答案,有太多的答案沒有為什麼。命運之題便是如此。相信以後的以後有人會做出解答。
2016年11月3日寫於荊州古城
點評: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到一件有趣的事,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讀一些看似沒有用卻深奧的文章,原來是為瞭提升我們的理解力,當我們能啃下硬骨頭,那麼我們能看到是比原來更多層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