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書店:讀書是自我救贖的最佳方式

2016-11-18 11:01:50

文/栗子

“開書店有幾分英雄氣概,收養一個孩子也有幾分英雄氣概。”這是A.J.走出人生低谷再遇圖書推銷員艾米後,她給的評價。

的確,這世上沒幾分英雄氣概誰還會去經營書店,做什麼事情都比買書賺錢要來的容易多吧?尤其是在現在國內的大環境下,“文青”這個詞幾乎都成為潮弄人的專用語,沒有人再去用情書表白,用紙張思念,也沒多少人願意被稱為文藝青年。

但是人生如果隻有金錢,還有什麼意思呢?隻有那種源於內心深處的沖動與歡喜,隻有那種屬於讀書人的英雄氣概才會願意整日與書為伴,才會甘願守著一傢書店吧。

A.J.身上甚至連骨髓裡流淌著的都是典型的讀書人血液。他是個頑固的中年男子,性格糟糕透頂,不懂人情世故,還自稱討厭一切名人傳記、成功學、八卦以及賣弄的書籍。甚至在經歷妻子去世和書店危機後酗酒度日,連精神狀況都近乎不太正常瞭。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原本計劃用於養老的收藏書籍不翼而飛。A.J.決定報警,整個島上的人都知道是A.J.丟書的事情,前來看熱鬧的小島居民絡繹不絕,這件事讓書店的生意突然好起來,與妻子去世造成的生意慘淡現象完全相反。

我記得書中還有一句描寫蘭比亞斯警官的話:他是位好警察,習慣瞭看到悲痛的人以各種方式垮掉。被生活拖垮的人不在少數,醫院和警察這兩個職業都見慣生死,所以也習慣生死。

幸運的是A.J.沒有被生活壓垮,他在書店門口拾到女棄嬰。正是這個棄嬰讓A.J.找到重新生活的動力。

單身漢撫養孩子並不容易,起初A.J.連孩子餓瞭吃什麼都不知道,還要用谷歌搜索。給出的答案居然是和大人吃同樣的食物,可是面對冰箱裡的垃圾食品和啤酒,A.J.不得不向妻姐電話求救,幸好妻姐出手幫忙。

生活也逐漸走向正軌,他學會瞭照顧襁褓中的女兒,學會瞭和島上的人打交道,也學會瞭賣些自己並不喜歡的書籍。

不過生活所給予的勇氣,在愛情上並不是無往不利。生活歸於平靜後,A.J.也遇到幾個女人,卻最終有點心灰意冷。

他說:他懷疑他說得對,他的確是個勢利鬼,不適合跟人談戀愛。他會撫養自己的女兒,管好自己的書店,讀自己的書,他想好瞭,那樣的生活就已經足夠瞭。

他說:和跟某個你並不是很喜歡的人在一起相比,更好的是一個人過。

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你會驅車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你會遇到他(她)。你會被愛,因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

有種人是珍珠,夾在河蚌裡不見光芒,待到被人發現時才會耀眼異常。直到數年後重遇艾米,A.J.才重新找到想要和一個人生活下去的勇氣。算起來A.J.應該足夠幸運的,後半生他收獲瞭親情、愛情和友情。生活中除瞭這些,他還有書店,也隻有書店。

A.J.過世的妻子妮可曾說:『一個地方如果沒有一傢書店,就算不上個地方瞭。』我拼命回想老傢的鎮上是否有書店,幸好還有幾傢,還稱得上是一個地方吧。

我很喜歡A.J.和他母親的這段對話。“最快變老的方式,就是在技術上落伍”。A.J.的母親告訴他說,A.J.面紅耳赤的反駁道:“媽媽,你到底明不明白那個可恨的東西正在大肆破壞,不隻是破壞我的生意,而且更糟糕的是,還會導致多少個世界充滿活力的文學文化粗暴而快速的衰落?”

這段關於紙質書籍與電子書間的鬥爭,讓我仿佛看到瞭文人與世界的對抗。我不想說讀書人有多高風亮節,在性格上他們可能存在缺陷,也許就像A.J.一樣,偏執、孤傲不被人所理解。隻有讀書才能自我解救,隻有通過書籍才能與這個世界通靈,隻有書本才能最接近最理想的天堂。

正如書中所說:我不相信有上帝,我沒有宗教信仰,但這傢書店對我來說,是最接近我這輩子所知道的教堂的地方。

最後分享書中經典語錄:

1.來吧,親愛的,且讓我們來相愛。趁你我,尚在人世。

2.我們時常接受失望,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重整旗鼓。

3.我知道壞人的下場是罪有應得,但是哦,壞人也真的不想孤獨一人。

點評:有趣、溫柔、動人,恰如其分,又洶湧澎湃,《島上書店》提醒瞭我們,為什麼閱讀,為什麼去愛。技術讓我們更容易地獲得我們的喜歡的書籍,不要去對抗技術,要順應技術的發展,變革書籍推送到人心中,大腦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