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95)謝謝你出現在我的生命裡

2017-01-31 14:00:34

康 心理:

    說服是你對別人產生影響的一種形式,它的目的是改變對方的信念或行為。說服對方,你需要讓對方:接收到信息;註意到你要傳遞的信息;至少對你給予的信息有一些理解;接受你的結論;即使你不再說服對方,對方也會和你站在一邊;還用新的信念來指導自己的行為。不要嘗試說服一切人。邏輯的力量是有限的,它局限於相信邏輯的人。人可以隻靠偏見與迷信生存,邏輯並不是所有人的必需品。邏輯學傢吵架,也爆粗口,人是情感動物,人愛自己的小宇宙,活得越久,越愛。觀念是很難改變的東西。若是一個小朋友看到桌子上擺著一把槍,他會很好奇地拿起來玩,一點都不會害怕,當然也完全不知道那是可能會致命的東西……可若是在他背後出現一條蛇,哪怕那孩子還沒看到那東西究竟是什麼,就會嚇得瑟瑟發抖、嚎啕大哭。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基因記憶”,有很多恐懼,早已植入基因,無需講解、無需教授,天然就懂、天然就會、天然就感受得到。——李笑來媽寶男往往來自於母親控制欲較強的傢庭,父親的說話地位往往較低。這類母親很少從孩子的需求與意願出發,而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意志來做。孩子聽話順從,便能收獲關註與認同,相反,則是憤怒與生氣,這其實是一種有條件的愛。而年幼的嬰兒對母親的情緒變化極其敏感,在內心的深處,他們都渴望得到母親的愛與肯定,他們發現,隻要迎合母親的意志,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且屢試不爽。人們有“選擇性註意傾向”,更傾向於註意到支持自己原本觀點的信息。如果你是權威人士,那麼在傳達信息的時候,會讓人比較信服;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越是讓受眾意識到你在談論的事情和Ta有關,你越有可能讓受眾接受。當一件事情的選擇多瞭,人就會消耗精力去判斷其中的細微差異,越判斷越難以作出抉擇,於是幹脆放棄。鮑邁斯特說:“你占有的東西越多,你的維護成本就越高;你占有的東西越多,你的選擇成本就越高;生活要幸福,千萬不要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現在人和人之間的矛盾,主要是來源於有那麼一撥人,慣於用聖人的標準衡量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這些負面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驅散不走它們,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進光來,光出現瞭,黑暗就消融瞭,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如果我們的父母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候都能充滿理性地跟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的話,那麼孩子一定可以養成心平氣和的情緒,這樣氛圍當中生長起來的孩子就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困難、挫折、失敗等等。人們凡事喜歡問一個原因,但未必事事都有一個答案。很多時候,能夠找出原因其實是一種幸運,而在更多的時間裡世界保持著驚人的緘默,按照自己的節奏森然運轉,沒有回應,更不會有解釋。幸運的是,人們還有遺忘作為救主,將我們從所有不是結局的結局裡解脫出來,放置在一呼一吸之間。在一呼一吸之間,我們因此而存在。——和菜頭

愛 教育:

    什麼是“換梯術”?——也就是跨界的能力,是在一個行業成功積累勢能,然後迅速借勢轉移到另外一個行業持續取得成功。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有趣並不是一種事物的屬性,而是一種自我管理技能——並沒有“這件事情好無聊啊 ”,隻有“我是個無聊的人”。有趣的秘密在乎“恰當的不確定性”。如果你認為一件事情“不就是這樣”,你肯定不太會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人為什麼要讀文學?舉個例子,當你看到湖面上紛飛的鳥群,你腦海裡想到的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而不是:這些鳥好肥,真好看。這雖然是調侃,卻道出瞭文學的價值——培養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也便是常說的生活美學。讀好文學,會使人超然於簡單的生活之上,掙脫現實的糾葛,使人反觀內心深處,獲得靈魂的凈化。自律需要我們有四種基本的能力:delaying gratification(延遲滿足),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for self(接納對自己的責任),telling the truth and being dedicated to reality(說真話並且致力於現實),bracketing ego needs for the sake of spiritual growth(為瞭靈性的成長而舍棄小我的需要)。汽車剛被做出來的時候,時速5公裡,且開15公裡就要休息一會,計算機剛被做出來的時候就更慘瞭,30噸重,占地170平米,且計算能力隻有每秒5000次,算起來,比幾百個人拿著小本子一起算快不瞭多少,但是,它多少還是快瞭一點。雖然快這一點付出的代價很大,但無疑是值得的。——DK我對小孩的觀點,第一,生命安全要註意。第二,不要生病,生病馬上去看。此外什麼都不用管。我從來沒有管過我的女兒,她也很正常,很自立。——陳丹青當許多人在一條路上徘徊不前時,他們不得不讓開一條大路,讓那珍惜時間的人趕到他們的前面去。——蘇格拉底孩子沒有太重的負擔,才能培養興趣;通識教育要培養基礎知識和獨立思考能力;人才的產生,還得靠興趣。——周有光遊泳的時候,我把自己想象成一條魚,從來都生活在水中,並將永遠生活在水中,水就是我的生存環境,於是感到從容而愉快。相反,如果總記著自己是一個人,現在是在鍛煉身體,必須遊完多少米,遊泳就成為一件艱苦而無趣的事瞭。老人是這個時代的孩子,容易被人群誤導,朋友圈裡虛假、獵奇、誇張的文章、視頻總是誤導、欺騙他們!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