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挺復雜,你得簡單活

2017-02-08 11:00:40

美國心理學傢巴裡·施瓦茨(Barry Schwartz)在他的《選擇的悖論》一書中告訴我們,當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選擇,生活越來越自主的時候,幸福卻失約瞭。生活的經驗也讓我們感到,並非選擇越多,快樂就越多。過去電視頻道少,能收到幾個臺,整天高興的不得瞭,連廣告都不放過,現在電視能收到幾百個臺,我們卻換來換去,靜不下心來看哪個是好。購物也是一樣,不論是實體店,還是網店,商品的品種多到幾乎可以滿足我們所有的需要,但不得不承認,購物卻越來越成為一件費力又費心的事,還不像原來那樣總能帶來快樂。所以,你簡單瞭,你選擇就容易瞭,容易的選擇越容易帶來快樂。

人最終還是靠精神活著的,這也是人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人生始終是由人的心態決定的。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人生。否則,歌德不會說“人之幸福在於心之幸福”。真正的心的幸福,往往是精神多於物質。多一份舒暢,就會少一份焦慮;多一份計較,就會少一份寬容;多一份真實,就會少一份虛假;多一份快樂,就會少一份憂愁。外界生活的簡樸將帶來內心世界的豐富,從而我們會發現生活的美好。我們將變得更敏銳,能真正深入、透徹地體驗和感受自己的生活,內心也會越來越豐盈。豐盈的內心,讓我們理解生活,修行人生,升華生命,最終達到生活簡單就迷人、人心簡單就幸福的境界。

要達到簡單生活的境界,說是容易,做起來是很難的。因為簡單生活這一過程的本質是在戰勝自己的“心魔”,看似簡單,實則不簡單。好在有人為我們做出瞭榜樣,可以仿效。我們可循著他們走過的路,將他們的經驗運用到我們的實際,持續走下去便可。我以為要做到簡單生活少不瞭“簡單生活七法則”。

弄清你想要的,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些事,並予以關註。人生苦短,時光易老,生命有限,目標不能太多,認準生命中的大事,專註於做有價值的事,讓人生變得有意義。

善待自己,為自己活,精挑細選,尋得所愛。人最聰明的活法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活在自己的心裡,別活在別人的眼中。別介意別人怎麼評說。就人生而言,活在當下,註重過程,少想結果,因為生命就是一場體檢,過程就是獎勵,而結果卻都是走向死亡。人生這一輩子沒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事都應力求做得精彩。選擇你要做的事、你的夥伴、你的愛人,他們會影響或決定你生活的樣子。

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衣、食、住、行多崇尚自然,簡潔樸素。規律作息,合理飲食,註重鍛煉,學習養生,寧心靜氣,平和心性。

煉就“斷、舍、離”的人生整理術。日本女作傢山下英子,在她的《斷、舍、離》一書中告訴我們,如何用“斷、舍、離”戒除人生煩惱根源的“貪、嗔、癡”。斷,就是精神上停止負面思考的模式,物質上斷絕不需之物;舍,就是於自己順從己的心,割舍既有,於他人舍棄無緣之人;離,就是松開“多就是好的念頭”,絕離苦惱執念。與其快速完成一件事,不如刪減要做的事。

揚善抑惡,知足感恩,把持中庸,生命圓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善待他人,少計較,多寬容,少責備,多理解。知足少欲,感恩生活。凡事掌握分寸,把握度的藝術,不過也不及。得而不喜,失而不憂。做事態度盡管謙遜,處事方法盡力圓融。

簡化、條理化你的工作和生活。清單式管理工作任務和生活內容。人生最重要的決定不是你做什麼,而是你不做什麼。列表管理自己的時間,刪繁就簡,拿住要點,突出重點,抓綱舉目。戰勝拖拉,集中精力做好關鍵事。

經常反問檢視自己。檢點自己的行為,學會反思,這麼做會使我的生活變得更簡約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考慮重新開始。

生活簡單,就快樂;人生簡單,就幸福。簡單生樂趣,簡單少煩憂。簡單地活著,把平凡的日子變得有情趣,把沉重的生活變得更輕松,把苦難的人生變得更珍貴,把煩瑣的事情變得更順暢。無論世界多復雜,你以簡單打通關。

2017年2月寫於古城荊州

點評: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我們身在現實之中,知道的會越來越多,關系會越來越復雜,欲望會越來越大,身邊的東西會越來越擁擠,如果我們沒有化繁為簡的能力,我們必困於亂麻之中,迷失自己。簡單的人生不是少,而是條理,把知識梳理,把關系疏通,克制欲望,丟掉沒有用的東西,這樣生活才會變得更暢通,註意力會更集中,知識才能真正地轉化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