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96)總得幹點什麼

2017-02-13 11:00:24

心理:

    節日本身沒有意義,就是一個時間點。但是節日讓全體人在同一時間舉行同樣的儀式,做同樣的祝福,從各自不同的事務中抽身出來,感覺彼此是一體的。這種同一性的認同感,正是人類群體凝聚力的來源。——《孤獨深處》傢庭暴力的施暴方,會用各種方法摧毀受虐者的自尊,從而為自己的暴力行為建立合法性,讓對方順從。傢暴是親密關系裡面最糟糕的一種。它並不因為我們經濟獨立,有知識和見識,就一定能逃過一劫,它和我們成長的經歷息息相關。很多受害者的期待都是想暴力停止,而非結束關系。但事與願違。那如何逃離傢暴呢?看秋葉的這篇文章。喜劇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可能是所有戲劇類別裡最困難的一種。隻不過因為喜劇演員負責逗樂觀眾,所以觀眾覺得太過親切。因為感覺太過親切,所以失去瞭對專業的敬畏,就像是面對自己的街坊鄰居一樣,覺得沒有什麼自己看不懂的,也沒有什麼是自己不能點評的。委曲並不得全,持己才得自在。不敢自己做主,屈服於所謂“強勢”,用不斷的妥協躲避掉一些麻煩,最後會發現妥協雖是把好傘,但也是個可憐的屋簷。有人對不同生活方式、投資方法、性取向、發型,都會勃然大怒,這種心理疾病源於這樣的想法:“和我不同,就是否定我,反對我”。無法自主選擇的軟弱者,愛強制他人生活的偽善者,他們是共生關系,互相養活對方,是巨嬰和巨母,他們好管閑事,是最敗德的道德憲兵。當一個意志堅強的人,碰到這些人,毫不客氣地懟!當事人的事兒,必須要讓他自己想明白。如果想要解決問題,就萬不可越疽代皰。不要替別人去思考,更不要替別人選擇。每個人的生活,都屬於他自己。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於人。更不要強迫別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所有人,都是願意傾聽勸導的——但卻極憎恨任人擺佈,憎恨他人意志的霸道凌侵。所以有些人,會在良言勸告面前反向而行,我行我素,就是因為這種勸告侵犯瞭他的自由權利,迫使他以對抗的方式,向這世界宣告自己的主張。回憶就是這樣的:即使是那些充滿深情厚愛的回憶也概莫能外,好像腦子裡有一種無意識的愈合過程,盡管我們曾痛下決心永勿忘,但它依然能使創傷彌合。——考琳·麥卡洛《荊棘鳥》很多人停頓下來時,獲得的常常不是安詳,而是無所適從和焦慮。我們恐懼浪費時間,感覺“總得幹點什麼”。正如芒福德所言,在一個分分秒秒組成的世界裡,人類沒有瞭永恒。——維舟給自己造個句:“……在……方面比我更成功,但是我由衷的為他高興,因為……”填完心情好一百倍。

教育:

    年輕人仍然所見極有限,又迷失在太多訊息中,但訊息不等於眼界。—— 陳丹青《荒廢集》孩子學英語最重要的秘訣不在於How(方法),而在於Why(學習的動力)。隻有瞭解孩子學習的動力所在,才能夠有的放矢地輔助或者指導他們,無論你身處哪裡。語言能力就是逼出來的。為瞭生存和交流的需要。——王爍“水滸”最早出於《詩經·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詩中的“水滸”一詞指的就是後來供周部族居住發展的周原。因此“水滸”一詞的含義就是“出路”、“安身之地”的意思。人生5大終極命題,愛,死亡,生命的意義,孤獨和夢想。為解決這五大終極明天,作傢殫精竭慮,這裡推薦五本這方面的經典著作:《愛的藝術》,《西藏生死書》,《活出生命的意義》,《十一種孤獨》,《月亮與六便士》。增加幸福感的最簡單方法是分配好你的時間,抽出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聰明不僅是指推理的能力,也指在記憶中搜尋相關信息和在必要時調動註意力的能力。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否值得信賴、是否聰明睿智,那麼說話時就言簡意賅吧,能用簡單句的時候就別用復雜句。——《思考,快與慢》簡約意味著需要小心剔除不重要的內容,達到切題之極,幻燈片要力求設計的微妙和美觀得體,優秀的設計作品留有許多空白,思考減而不是加。——《演說之禪》基於「替孩子考慮」去制定規則(插手孩子的自主空間),倒不如基於「替自己考慮」(維護自己的合理利益)去制定規則,後者反倒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劉未鵬什麼是“知識演繹”?簡單點說,就是把知識“翻譯”給你的受眾。這個“翻譯”是廣義的,不隻是把一種文字翻譯成另一種文字,本質上是把知識以受眾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介紹出來。孩子逆反的並不是當下的規則本身,而是規則的最終解釋權。你歸還瞭最終解釋權,反而可以在當下的規則中放手表達自己的想法瞭。試圖構建習慣的結果反而阻止瞭孩子形成真正內化的習慣。試試撤掉一切來自於你的「預判」,讓孩子直接和世界打交道看看,這樣形成的規則才是內化的,因為其實這不是「規則」而是「客觀規律」。以色列800萬人有3500傢初創公司,並且特拉維夫主導瞭美國矽谷的高精尖研發,美國沒有一傢大公司不在特拉維夫設創他們的研發中心,它們靠的是人、想法、發明創造,靠的是對教育的重視。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