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隻為離開

2017-03-01 11:00:37

文/文昌

不久前偶遇一位同事,那時他正在辦理離職手續,離職後,他很快進入瞭新的公司,也不知適應瞭新的工作環境沒有,曾經的練習轉眼之間輪到我上陣瞭,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也合情合理。職業的發展並沒有像傳說中的那樣,在平凡的崗位上潛心修煉自己的寫作技能,假以時日後,一舉成名順利換行。然而出於現實的考慮,我暫時還不能放棄本職工作,依然還要做一名工程師。

要是再給我一兩年時間,鉆研閱讀和寫作,是不是也能殺出一條血路?不敢想,我也沒有那個勇氣為瞭自己的夢想豪賭一場,深知寫作是一輩子的事情,何必在乎這一朝一夕?如果真的將自己的文字變現,我還能如此的保持自我嗎?是否還有勇氣對著零星的閱讀量念叨:“愛誰誰看,反正我是寫爽瞭!”

再者為瞭保證個人的工作生活平衡,按輝哥的說法,也理應有三份收入,首先是本職工作,公司的平臺能夠讓你建立個人的品牌,擴大認知,同時並能為你提供穩定的收入。然後就是興趣愛好,在本職工作收入的庇護下,我可以自由的從事自己的寫作,不著急變現,自然也能保證精神的獨立性。最後就是投資領域,有足夠的知識和資本實行錢生錢,不久的將來希望個人的收入能夠三足鼎立。

離開本身並不需要我付出多大的努力,隻不過是在公司之間做瞭一次選擇,從而實現個人職業的升級,上瞭更高的平臺,又何樂而不為?這也是對外界的誘惑做出的妥協,習大爺說,天下不會掉餡餅,當大多數人都鼓勵離開,恭喜我找到瞭好的去處時,反而心裡是擔憂的,難道新的公司真的有那麼好嗎?那邊的領導還會這麼照顧我,同事之間還會那麼和諧嗎?隨著行業既定的規則前進,這無疑是光榮而又正確的選擇,但我想在這裡談點忠誠,說點情懷,坦白自己還有點舍不得離開,誰又會相信?反而會說得瞭便宜又賣乖。

慶幸自己依然堅守著初入大學時的想法,人生過於短暫,一個地方不能待太久,久瞭會生銹,要盡可能保持常新的狀態。這四五年過來,對於個人來說,也該畢業瞭。大學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對於企業來說還是需要穩定的人員貢獻力量,有四五年工作經驗的大學生,其實對公司來講是最實在的財富,他們對於公司流程輕車熟路,精力充沛,思維活躍,也是在公司文化浸潤下一手栽培的人才。可惜瞭,面對星星點點的酬勞和不堪的現實,我心裡也是萬馬奔騰。

不過還是要感謝公司這個平臺,至少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和自由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辦公室也給我瞭上自習的去處,不知在這裡看瞭多少書寫過多少字。從稚嫩的學生到職場人士的轉變是在這裡安全完成的。感謝一直照顧我的領導和同事,讓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也感謝工作給瞭我足夠的機會四處出差,見識不同公司的人,上到公司老總,下到普通員工,結識各樣的朋友。即使不在這傢公司瞭,買賣不成,交情還在,將來還能愉快的做朋友。

離開現在的公司,意味著要離開帝都北京,正好一打口罩也用得差不多瞭。可惜不能再為北京的空氣凈化做貢獻瞭。很多人都埋怨北京空氣惡劣,交通擁堵,茫茫人群中難以找到歸屬感,但每次春節過後還是前赴後繼的往這邊趕,為什麼呢?人都願意朝著資源豐富的地方流動,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也無可厚非。這裡集中很多優秀有思想的人,隨便在北京大學逛逛,說不定你遇到的是某個領域內的頂級專傢,看著很普通的男人,說不定他手底下有好幾個公司。至少加入很多自媒體的創業團隊,想從事遊戲開發,北京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惜我要離開瞭,祝福那些依然留守在北京的同志們,要珍惜那些寶貴的資源啊!

離京的日子開始倒計時瞭,此時像極瞭我大學畢業時候的狀態,對未來滿心期待,而對經歷過的人和事多有不舍,我想盡可能的利用還在北京的機會,去做那些還沒有來得及做的事情,去見那些一直想見卻還沒有見過的人。等到要離別時才發現,在這裡平淡的生活也可以很享受,但人生總是需要改變,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使命,對於我的未來,我隻能滿心忐忑的拭目以待。

文昌 北京 微信號:changchang010

點評: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有人堅守,有人離開,不是逃避現狀,而是要去實現下一個階段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