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6 11:00:16
陽光下談情,風雨中養傢。
1
眾所周知,不管是《花千骨》裡的千骨,還是《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九尾狐青丘白淺,都標配著這麼一個女俠特質:
生性善良,純真樂觀,富有同情心和好奇心,同時也不缺乏勇氣和毅力,不斷成長,關鍵時候還能夠挺身而出,降妖伏魔。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陽光下像個孩子,風雨中像個大人。
所謂的陽光下,指的是生活順心時,會跟孩子一樣,擁有一顆清澈而明媚的童心,不世故,不做作,更不迎合。
然而,一旦遇到困難,也能瞬間變成一個大人,勇於承擔責任,也有能力照顧身邊的人。
孩子和大人的特質,集中一個人身上。看似矛盾,卻是統一,正如生活中,有陽光也有風雨,但也因此構成瞭美好的歲月。
2
跟小姐持續接客一樣,持續高質量地創作是一件艱難的事。每當我寫作寫到痛苦萬分之時,我都會想到一個女孩。
她並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女神,也不是我的貴人,更不是舊愛......她不過是一個跟我一樣普通的作者,我甚至連她的姓名都不知道。
但每次想到她,我都像某個品牌的廣告語一樣:“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頓時又有瞭堅持的力量。
她也是做自媒體的,因為一次合作,我們相識瞭。我發現她非常樂觀,說話做事像個單純的孩子,會情不自禁地讓你卸下成年人的偽裝,似乎一下子就回到瞭校園時光——當然,這個比方不是很恰當,現在的校園已經足夠烏煙瘴氣瞭。
合作非常成功。然而,直到合作結束,我才愕然發現,她在幾年前曾經歷過一次非常嚴重的車禍,失去瞭雙臂,雙腳也不方便。
也就是說,她現在寫字完全是靠一種頭戴式的助寫器,同時配合語音式輸入。即便這樣,她依舊把公眾號經營得很好,有很多的人給她打賞,為她喝彩。
面對人生中的風雨,她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像個大人一樣,靠自己的能力,不但能照顧好自己,更能照顧好自己的女兒和父母。
3
然而,在我們的周圍,更多的卻是這樣的朋友:
他們要麼非常成熟,大小事兒做得滴水不漏,不管是居傢還是在外,臉上總好像帶著面具。哪怕是一個微笑,也似乎暗藏著一份“歷經磨難取經歸來”的滄桑。
要不就是渾渾噩噩地工作著,兢兢業業地忙碌著,無趣且無力,早已經失去瞭感受生活詩意的心境,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的,他們20歲就已經死去,直到80歲才埋葬。
更有這樣的一種人,順境天才,逆境軟蛋,外加一點玻璃心,平時像個大人,遇到挫折就變成瞭孩子,甚至像暢銷書《巨嬰國》裡所描述的那種巨嬰:時而全能自戀,時而徹底無助。
我有一個朋友,是傢裡的獨生子。前陣子剛跟未婚妻分手,是對方突然悔婚的。一開始,我們還替他憤憤然。可後來,我們反而覺得他活該。
蓋因他最近又找瞭女朋友,人很不錯,他很喜歡,然後很快又到瞭談婚論嫁的階段。可當他帶回傢後,父母不是很喜歡,沒之前那個高挑和有錢。
然後,他就開始左右為難瞭,全然無助,更是多次讓女友去跟他父母談判,去討好他父母。
女友都快被氣死瞭,但也沒辦法。最重要的是,這個朋友一直就在父親的公司工作,沒有自己的事業,所以也不敢公然叫板大老板。
4
記得,在經典名著《小王子》裡,有這麼一句話:
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一個孩子,隻是他們忘記瞭。
其實,作者希望借助小王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活到多大,都不要失去瞭一份童心。
一個人,隻有成熟,那是無趣。隻有童真,那是幼稚。
童真,可以讓人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也能發現簡單的快樂。成熟則可以讓人與這個世界更好的對接。
所以說,童真用來發現世界,成熟用來對待世界。
每一個人,在社會上打拼,都需要變成一個成熟的大人,但成熟並不是我們追求的結果,而是過程。
有一句話說得好: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出走前,你是少年,是孩子,歷經滄桑,千帆過盡,你依舊可以像個少年般歸來。
正所謂歲月如歌,苦樂相伴,就讓我們在陽光下,像個孩子一樣奔跑,歡笑,談情;在風雨中,像個大人般奮鬥,思考,養傢.....
點評:你敢永遠保持一份純真的童心嗎?為什麼不呢?其實隻要有能力做好防禦的鎧甲,那麼,在心裡擁有一個美好的童話世界又有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