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07:52
我記得,很多年前,我在大學的課堂中,社會學的教授說,洗衣機解放瞭婦女的雙手,但卻把她們推進瞭工廠。洗衣機的出現,讓婦女能從大堆臟衣服中解脫出來,但轉身卻要面對龐大的,復雜的,流水作業的機器。洗衣機的出現可以視為科技進步的成果,而婦女能從這個成果中收獲到什麼?隻能收獲到更復雜,更高強度的工作,你能說科技給她們帶來幸福嗎?
回到我們現實生活,一方面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有瞭電腦,有瞭手機,有瞭智能的傢用電器,有瞭互聯網電視,有瞭高速網絡,有瞭各種各樣的雲,我們的各種智能終端可以照相,可以記備忘錄,可以收發電子郵件,可以社交,可以跟千裡之外的人在線溝通,等等;而另一方面則是無意識加班,上下班路上還在收發郵件,到瞭傢裡還要和客戶、同事用微信、飛信等軟件保持聯絡,這些各種各樣的智能的終端迫使你自覺不自覺地在各種碎片時間裡也保持工作狀態,我們成為瞭“屏幕奴隸”,有一份調查的數字是,各種智能終端延長瞭使用者的工作時間,平均每人每天約兩小時,而由此帶來的則是生理上的頸椎和背部疾病,精神上的無形壓力和心理隱患,瑞典一項研究則顯示,過多使用智能手機和網絡會引發睡眠紊亂進而讓人出現抑鬱癥狀。
回到前面關於基層邏輯的話題,科技發展的基層邏輯是什麼?我覺得或許並不像Kevin Kelly所說的“生命想要什麼,科技就想要什麼”,科技是作用於物質的,物質是機械的,無意識的,物質是死的,而精神是活的,是靈動變化的,也可能是不同方向的。有時候生命也許隻想停下來歇歇,甚至回頭走走,科技無法做得到,也許包括時光機。
當然,對於我這樣的偏執狂而言,如果你問我,社會進步是否會讓人們更幸福,我依然是持懷疑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