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鎖,幸福之路

2016-08-13 17:24:45

文/aadobcc

看羅素《幸福之路》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會回想到初中跟老師爭論的一個話題:人活著是為什麼。我說人活著是為瞭快樂,他說人應該為瞭幫助別人而活。當時兩人爭論瞭很久,誰都沒有說服對方。當時要是知道這本書就好瞭,就多瞭一個有力的支持者。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日子過去瞭,那個時候的我還知道不迷信權威,無畏權利和地位,而且堅信自己的判斷,並用對真理的熱愛來跟老師辯護,我現在都佩服那時的自己。那種勇氣和自信,我已經缺失瞭。

前天在溫泉路騎著自行車跟在爹開的車後面時看到兩條用鐵鏈系在一起的狗,當時第一反應是,這兩狗一定是從要殺狗的人那跑掉的,它們被系在瞭一起,行動很不方便,而且過馬路的時候很危險(對狗和車都是),第二反應就是要不要停下車來解救它們,第三反應卻是,為不去解救它們找借口,當時那十幾秒鐘找的借口還很有幾條,列舉一下:爹開車在前,我停下來做別的事不就跟丟瞭麼;狗在老媽眼裡是危險的動物,如果老媽知道我做瞭這麼怪異的舉動,肯定會批評我並罵我是神經病;我幹嘛要去管那狗,我爹就沒管嘛。然後我就不作為瞭,不作為的好處是在法律上永遠是對的一方,但是因為覺得對不起那兩條狗,我覺得很內疚,以至於兩天後還是如此。

我總是在想,如果我去解救那兩隻狗,稍稍偏離瞭一下下我那“安全”的人生軌道,並不會發生不好的事情,不光造福瞭兩條狗,還規避瞭一些交通隱患,而且也不用那麼內疚瞭。但是這都是後來的事情瞭。我終究還是騎著自行車pass過去瞭。這讓我覺得我是一個很恐怖的人,我覺得跟這樣的人交往很沒有安全感,因為她可以很冷漠地找好借口不去幫助別人。

回到書評的主題,我想如果我還是像這樣下去,我是不可能幸福的,我總是在背叛自己,沒有辦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不能感受自己的需求,我的行為不能表達我的內心,這樣便隻會招致痛苦。每當我回想起過去自己做的那些事,想著現在自己不可能那麼灑脫地去做,就會覺得越活越差瞭。

小學的我會為瞭一個數學題跟老師爭論達幾天之久(最後還爭贏瞭),因為不能容忍那麼明顯的錯誤被那麼多人接受,當時的我VS老師和班上所有人,跟所有反對我的人理論,也沒有人支持我,但是我並沒有覺得被孤立,更沒有覺得委屈,隻是奇怪大傢怎麼都看不到那麼明顯的錯誤呢?隻是想著不能讓同學接受這麼錯誤的東西。於是我就去理論,就是那麼簡單,哪還想什麼有沒有人支持,哪還想關不關自己的事。現在的我做得到麼?就比如今天晚上在小吃店吃雞湯煲的時候,一個女人跟她才幾歲的孩子也在那吃,那女人滿嘴臟話,隨便一句話都有罵人的字眼。但她不是罵誰,她說話就是那樣的,我真的很想跟她說,你好歹在孩子面前不要那樣講話吧,但是我沒有,我默默地吃著煲,不做一句發言。是的,那個孩子與我無關,那個滿嘴臟話的女人也不好惹,於是我選擇沉默,像大多數中國人一樣避免自己卷入麻煩,但是不為善,也即是任惡橫行。

我總是想,像我這樣的人,如果路上遇到車禍,我會無動於衷地走過去,如果有人搶劫,我會自行躲開,如果公交車上看到小偷偷東西,我會不做聲,如果有人作惡,我不會去阻止,我會當作看不見。如果有人需要幫助,我會像什麼都沒有看見似地走開。這種人,讓我自己都感覺到厭惡和恐懼。身為這種人,我感到很愧疚,我覺得對不起自己。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就變成瞭這副德行。

也許吧,人的一生,就是一個返璞歸真的過程。小孩子都是幸福的,因為他們遵循著自己的內心活著。小孩子無知,不在乎別人的看法,自己肯定自己,而且稍微懂得一點點知識就在那方面變得超自信(確實很不謙虛),信任別人,覺得所有人都是好人,熱愛生活,每天開心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任何新奇的事都有興趣,永遠不會覺得無聊,傷心難過幾分鐘就好,看到不好的事就大聲說出來。接著隨著知識的增加,知道瞭很多規矩,知道瞭人間醜惡,慢慢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慢慢改變原來的習慣,慢慢地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害怕人,害怕社會,害怕做自己。我想,增長知識並不難,難的是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還保有清澈的眼光來看待世界。也許解鈴還需系鈴人吧,如果繼續增長知識,繼續理解這個世界,也許有一天真的可以再度獲得那久違的清澈眼光,並飽含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