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盤的審美情趣

2016-08-13 17:28:16

文/墨跡白/ink-white.com

江湖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每當北京沙塵暴來臨之際,就是各大影視、表演藝術學院甄選女演員的時候,面試的方法也很簡單,同一重量級的女孩紙們排一排站在風口,因為臉盤大而被風吹走的人自動落選,那麼自然脫穎而出的都是些小臉蛋兒,於是看客們在熒幕上看到的女演員臉型趨向越來越小,不得不說,第一個這麼做的學校改變瞭整個中國的審美情趣[1]。當然這對於那些喜歡臉大的人無疑是一場意外的災難,也是少數派的災難。據說韓國人也這樣幹,和我們不同的是,韓國人運用此方法來選男藝人。有小道消息稱,當年為瞭過考試這一關,宋康昊褲襠內裝瞭不少鐵球,而鳥叔PSY更是苦練馬步十餘載。

常聽人抱怨不洗車的時候不下雨,一洗車一準下雨。其實不過是隨著自己的關註提升,一種意外偶然現象會不自覺成瞭定律,懷孕的時候更容易發現其他懷孕的,尿分叉的更容易發現其他更多尿分叉的,我們稱之為孕婦效應[2],不過是在人群中多看瞭一眼。同樣此效應適用於臉盤,臉盤大的人往往更容易發現其他臉盤大的人,更有甚者因為自己臉盤大容易發現其他屁股大的人,無怪乎臉盤大好生養這樣的錯誤說法會一直流傳至今。

有人可能會問,發現有什麼用?我來告訴你,具備某種奇怪特性的人容易發酵形成集群效應,劉瑜老師曾經說過:“一個小圈子,對外,無論對專制,還是犬儒社會,都是一個有效的抵禦堡壘”[3]。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大臉盤協會應運而生。

我和阿朱是好朋友,在我的要求和阿朱的幫助下,我的臉逐漸大瞭起來,基本可以占到三張紙的篇幅。顯而易見,後來我加入瞭臉盤協會。

我們會員遍佈全國各地大街小巷,我想說的是,不一定臉大就是我們協會的,正如不是每一個要飯的都是丐幫。我們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協會,而等級的劃分是根據臉的大小,我們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一張紙大的32,兩張紙大的34,三張36以此類推,而面部最寬與最窄的落差則構成瞭另一個參數,如果為0則為A,就是我們說的國字臉。2.5cm對應B,5cm對應C,以此類推。等級實際上也不會帶來什麼權限,我們主要用來對暗號,比如當我(36A)遇見一個34B的人,34B的人理應朝我面門方向甩臉一次,雖然我作為高階,但我尺寸落差隻有0,所以我要向她抖臉一次。對瞭,忘瞭給你說,甩臉和抖臉是我們協會的獨門秘籍。可以這樣形容,甩是波浪抖是浪花。如果你臉型識別技術不夠好,又或者把對方的胸型給識別瞭過來,導致用錯瞭暗號,那麼,對不起,你已經不在是我們協會的人瞭。對瞭,如果你是臉盲癥患者的話,建議就不要來加入我們會瞭。

可能你又會問,你們組織存在的意義和願景?維護世界和平日行一善又或者是幫助那些臉盤太大而被臭男人拋棄的女子?不不不,我們遠沒有那麼高尚。坑蒙拐騙玩世不恭搞破壞又或者是打擊搶劫那麼些臉盤小而受異性青睞的人?不不不,我們遠沒那麼卑鄙。我們隻是存在,隻是存在。

如果你非要問,我講一個故事。2011年我在圍脖認識瞭會長。記得有個女孩子急瞭,說老娘鼻屎糊你一臉。她不知道的是我們會長40F,我真為這個姑娘擔憂,姑娘太單純瞭,因為她根本找不到那麼多鼻屎,而且她得糊多久?會長絕不是臉大無腦的那種人,會長很睿智。今年十月份,我們會的小明因為臉大擋瞭別人的手機信號,被奚落嘲笑,會長二話不說,掄起就是一臉甩瞭過去。然後罵道:尼瑪幣,那他媽最多叫穿透損耗,而且勞資告訴你信號可以繞射!後悔有期!會長抱拳森森然飄走,就像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那種武俠范和快意恩仇,我當時就感動得哭瞭起來,渾然不曾想起那個人被甩的人可能已經腦震蕩瞭。這樣算來,我們不過抱團取暖罷瞭。

註:

[1]臉大風吹走的說法,取自 和菜頭:大風天 第四段。

[2]孕婦效應意即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註而讓你覺得是個普遍現象,就是當人懷孕瞭就更容易發現孕婦,你開瞭奔馳就更容易看到奔馳,你拎個LV就發現滿大街都是LV。世界其實挺美好的,看人把內心投射在哪裡,而要投射前,先讓自己的內心美好起來。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3]一個小圈子,對外,無論對專制,還是犬儒社會,都是一個有效的抵禦堡壘。圈子再小,隻要其中有內部團結,就算不采取任何組織行動,在維系認知能力上,至少有益。這是“圈子”的“進步性”。但是另一方面,在小圈子的內部,它有可能通過長期演化出來的一些“文化共識”來壓迫圈子內部的成員,它會用它的集體性來長期維系一個明顯的錯覺。——劉瑜《送你一顆子彈》(P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