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29:59
文/靈貓
小記:看得多瞭,處得久瞭,說得頻繁瞭,身邊會有人問,從何時、為什麼、竟如何喜歡瞭貓?每每此時,心中千言萬語,恨不能匯成一句話,卻總是敷衍瞭去。到如今,好好地總結,發現也敢叫個“貓文化”瞭。其實,你喜歡什麼,喜歡誰,細體味才發現真正喜歡的是這些東西裡蘊含瞭自己的性格,這些人中蘊含的另一個自己。人們註定隻喜歡自己,因為我們的價值觀不會允許分裂。無苛邏輯,提筆劃字,信由心生,所以別拿嚴肅的批判的邏輯的眼睛來看,消遣就好,看標題就應該知道。
西方人眼裡,數字13和貓都被視作不祥,貓被看得神秘、孤僻、矯揉、高傲,攜瞭一身的戾氣;當然,按辯證法,有少部分人也覺得它們可愛、活潑,可以當伴作侶,相守一生。又當然,貓的壽命本沒這麼長。轉到我們這,東方國度,“貓是奸臣,狗是忠臣”,一句話好像就概括清瞭。然而更好的一點卻是,在這裡有更多人選擇把貓當作和狗一樣的寵物。半喜半悲,喜自國人對貓更寬容,悲自貓淪落為和狗類相比的境地。曾記否,虎嘯山林的獅子、老虎與貓同科同屬。聽得懂的話,老虎和貓是叔伯弟兄的關系。別噴我狹隘,貓、狗各有所愛,這麼說全因為對貓的癡迷,且聽我細細道來。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也是萬物靈智的體現。全身之靈智,最體現於眼睛;造物者給瞭眼睛完全不同於其他器官的構造,就是給瞭它最重要的使命。貓是有智慧的,最簡易的證明就是對比貓、狗的眼睛。直視它們,狗的眼睛裡空洞無物,有的隻是接受指令或自身生理需求的表達,翻譯狗的眼神成漢語是兩個字——愚誠;而從貓眼裡,你看到的是深邃的目光,是有想法、在思考、存戒備的目光,仿佛它時時在做的事就是防備來自周圍的威脅、尋找更好的生存生活環境、對新鮮事物的渴求、對哲理的探求等等。看著它們的眼睛,狗的眼裡是感激,貓的眼裡是渴求。也許這也有歷史淵源。狗的前身是狼,至多隻在江湖上有個兇險的名頭,而貓的前身是獅子、老虎,林中君王,由是貓就離不開這一身貴族氣和登峰登頂的野心。
好奇害死貓,此言正中。貓對環境極其敏感和好奇,陌生的環境裡貓會豎起十二分的警惕。而矛盾的是,貓又對這陌生的環境充滿瞭好奇,一定要探索出個究竟,一定要一面陷在對未知的恐懼裡,一面滿滿地填平好奇心的嗜好。致命的一點,對陌生的物體,貓們選擇瞭用鼻子觸碰的方式。這存在瞭巨大的風險,但我想鼻子大概是貓最敏感的器官瞭,貓要最直接、最清晰、最可靠的反饋,盡可能地掌握周圍環境。這也帶出來另外一點,貓有控制欲,不管是對信息、對環境,還是對自由。
貓爪向下,依靠你卻不搖尾乞憐,陪伴你卻不犧牲自由,拿瞭你恩惠,還一樣是你的上帝。顯然這話有點過,不過對於自視高貴的貓來說,恰到好處。農傢的狗給人看傢護院,城裡的狗給人當兒當孫,各自求得生計,卻終是為別人活,隻落得孑然一身,頂多狗棚一個。那些養至尊處極優的狗,你隻要想想他們的主人是什麼樣的人,便推得出這狗和這人發達的時候有多久。貓呢?退回到剛被人類馴化到登堂入室做寵物之前,主業是抓老鼠,到現在則成瞭第N副業。同樣受養於人,同樣寄人籬下,貓倒淡定的多。需要你時翹翹尾巴喵兩聲,就把你叫酥瞭一樣,乖乖服侍它;不用你瞭就找個舒服的地瞇眼待著。你說它睡著瞭吧,一走近它就爬起來瞪你;沒睡著吧,大白天沒人理一瞇一下午,一動不動還不長肉,羨慕不?貓要自由,身體上生理上依附人類,那就精神上愉悅超脫。打瞇時就能思考貓生,提煉貓慧,夜裡還能出門跟別的貓們談談情、說說閑話。畢竟嘛,貓活一世追求幸福,而幸福隻是精神上的滿足,物質帶來的幸福一定是情感作用於物質帶來的精神愉悅。這一點貓比我們更好地懂得。還有,精神和物質永遠都是獨立的,兩者之間聯系的等號還是必須由自己來畫。
貓還追求生活品質,要過有品位的生活。饅頭你得嚼碎瞭人傢才吃。給它吃一回肉,你就難再讓它吃下饅頭。一天天好像沒啥正經事,就是專心享受生活,找最好的太陽、睡最暖和的窩、吃人類貢來的食物,再不就是人前走貓步,求個崇拜和眼球經濟。喝個水你要張嘴大口地喝?你OUT啦!咱得拿舌頭輕輕地舔水喝,還不能濕到嘴唇,這跟左手拿叉右手拿刀一樣,都是禮節。小貓洗臉不用水,洗個澡都自己拿舌頭搞定瞭,因為人傢身上有維生素,舔舔就吸收瞭。再說瞭,你很少見貓啃蘋果或啃草葉子吧?這時候你狗哥在哪呢?飯盆裡吃剩飯要不就是啃狗餅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