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看貓

2016-08-13 17:29:59

沖狗扔個碟子,顛顛顛,給你撿回來瞭,這是本性;沖貓扔個碟子,嗖,躥一邊去瞭,要不就是抬一下眼又趴下,瞇過去瞭。相反,給貓扔個線團啥的,玩瘋瞭!滿屋子瘋跑,左右爪互博,學著老虎又撲又咬,不斷襲擊著這個假想敵。但有一點發現沒,貓喜歡一個人玩。這是我的玩具,我不讓你搶走。我會怕你,但那玩具就是我的,你來搶,我往後躲躲;你要狠狠搶瞭,我就急瞭,撓你!緣於此,我們能看到成群的狗,卻很少見成群的貓。貓是孤獨的,但貓從不寂寞,因其內心世界豐富極瞭,自己跟自己玩,一樣永遠都玩不煩,而且比你們玩得更有內容、有意思。玩得久瞭,玩出門道瞭,就沾上點自負瞭,笑起來,胡子都一翹一翹。

其實總結起來,貓的性格裡,消極的一面就是倆字——“戾氣”,積極的一面就是“智慧”。貓的神秘、孤僻、矯揉、高傲挖到根上,就是這一股子戾氣。最討厭貓的是,抓到老鼠一定要玩它個半死再解決老鼠。試想老鼠,天敵之前,喪命在即,頂著天大的恐懼,被貓玩來玩去,我估計老鼠瞳孔都快被嚇散瞭吧?玩完瞭就算放走,這老鼠也活不長。這隻是一點,戾氣還讓貓的性格裡多瞭些浮佻,沉不下心,好高騖遠卻不顧及實際,這些都得經瞭歲月磨礪到變成老貓瞭才能消除。還記得小時候鄰居熟食鋪子裡那隻貓,從小看到老,到最後老得你戳它它就喵一聲,身子動都不動;拉著它倆前爪跳舞,也就側著頭喵喵兩聲多表達一點憤怒,仍不還手。寫到這裡,這隻老貓,隻叫我想起前一陣剛看過的曾國藩,也像李鴻章。收得住這戾氣,貓就能找得到幸福,能受人愛,能活得坦然,一副面朝大海百花開的生,一副青山忠骨人不舍的死。而積極的那面——“智慧”,定是貓身上最寶貴的東西,讓貓能深入地思考、完美地感悟,能活得幸福。揚長避短,比起揚智慧之所長,避其戾氣之所短要來得更實惠。

最後,流浪貓。肯定有人對貓的印象來自流浪貓,一推斷,這部分人沒有養貓的經歷。流浪貓對一個愛貓之人是沉重的話題。貓沒有計劃生育,供求關系決定,某部分貓被迫變得窘迫。絕育是殘酷卻理性的選擇,繁衍需要守天規。但願天下有生活可過的貓能終成正果,斂起瞭戾氣,靠著智慧去修煉思考,找到心裡最幸福的感覺。

原版在這:http://user.qzone.qq.com/1135686063/blog/1343926691

點評:貓有些不大好的詞語,比如阿狗阿貓、三腳貓功夫、貓哭耗子、貓鼠同眠……,然而這並不能蓋去貓與生俱來的氣質,成員有貓王、貓女、貓和老鼠、招財貓、機器貓、加菲貓……

比如:淘寶“天貓”就因為貓是性感而有品位的,天貓網購,代表的就是時尚、性感、潮流和品質;貓天生挑剔,挑剔品質,挑剔品牌,挑剔環境。再如:凱迪社區的“貓眼看人”為什麼選貓呢?因為貓的視力在哺乳動物中是最為敏銳。人看人是同類間的關系,隻是你和我,沒有第三者,貓是另一個物種,用它的眼光看人就擁有瞭第三者的意味,我們一般雙方解決問題時都需要有第三者來見證,這樣的說法是表達客觀公正的意思。那麼,用第三者敏銳的眼光來客觀公正的評價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非常的必要瞭。

於是就有瞭關於貓的哲學:

    不需要用力的時候徹底放松(經常看見貓懶洋洋的樣子吧?或者發明各種各樣的遊戲?)要出擊的時候全神貫註(沒有見過一隻貓一次想捉兩隻老鼠吧?)對自己的正確判斷堅定不移(見過貓守在老鼠洞口嗎?如果有這樣的精神,世上還剩多少事是難以做到的?)不以別人的言行為方向標(貓可以配合你,但更多時候它忙它的而無視你)常常曬曬太陽,聞聞花香(有時候好心情來得就是那麼容易)常常出去走走,尤其那些沒去過的地方(就算好奇心能殺死一隻貓,它還是樂於探險)相信自己的潛能(貓如果一定要把自己縮到某個小空間裡,它通常是會成功的)做大事之前先做小準備(貓在起跳之前總要做估算,通常很有效,以至於一隻貓的失誤值得拿來做笑談)為瞭混口飯吃而寄人籬下,並不代表要交出自己(人們責備貓忘恩負義的時候,他們自己的樣子通常很可笑)不受嗟來之食的品質,對人對貓都一樣難得(這樣有性格的貓至少我見過)人們經常批評貓是享樂主義,可是媽媽生你出來難道是要你受苦的嗎?(大多數的痛苦都屬於“自找苦吃”)對一隻真正的貓來說,“偷懶”和“虛榮”都是好事(你以為是什麼讓人類一直在思考?無非是:活得更舒服和讓別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