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30:44
文/勺子
可兒她們期中考試結束之後,班主任胡老師透過校訊通給傢長發瞭手機信息,是這樣說的:「學前班的孩子們人生中第一次考試結束瞭,整體考得不錯,部分孩子沒考好的,可能是還沒鬧明白什麼是考試,有沒考好的科目也請傢長不要過份的責備,畢竟才五六歲的孩子。要讓孩子快樂學習,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我覺得老師這話說的特別好。
吃完早餐之後,可兒總是喜歡以要去跑步為由拉我陪她到花園裡去玩會兒,玩累瞭坐在涼亭裡休息,我就趁機跟她說說考試的事情,我說可兒考的真棒!數學都考一百分瞭,如果下次語文英語都能考到八十分,爸爸就怎樣怎樣,然後問她英語沒考好是什麼原因。對這種溝通,可兒是欣然接受的,她說是考試的時候沒有認真聽錄音,因為聽不清楚所以就全部打勾瞭。現在,那些題目老師說瞭之後,她都知道怎麼做的。
可是,在熱熱鬧鬧的場合裡,如果要說可兒數學考瞭一百分真棒,後面總有一個聲音跟著說:英語隻考瞭五十多分,還好意思一天到晚要出去玩!好吧,責備其實是一個技術活。孩子就像是職場中的員工,是你,是你,是你需要他們為你去努力,去學習,去勞動的,在孩子還沒有自主意識的情況下,我們幾乎可以這麼說吧。那麼,如何責備,才能讓責備變成一種積極向前的動力呢?我在職場這些年,從開始時的天天被主管責備,到現在常常責任別人,也算是對責備這件事情有一些具體的心得體會。
現結合可兒這次考試的事情,整理出來與大傢分享:
首先,宜公開稱贊,私下責備。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我們常常看到的現象是,如果孩子的父母們聚在一起,都會說我們傢孩子不吃飯,光喜歡吃零食,不按時睡覺,老看電視等等等,好像非要把自已的孩子說成是世界上最惡劣的孩子才過癮。就算是在自已的屋子裡,很多傢長也更喜歡說到孩子的缺點,而不是張揚其優點和個性,其實這種做法是相當消極的,負面的。
當然,不可否認,傢長和主管,面對自已的孩子或員工恨鐵不鋼的時候都會有情緒,事實上作為傢長或者主管,具有較高的情商也是條件之一。我經常觀看體育賽事,比較多見的是隊員們在場上拼殺,替補球員在場邊如坐針氈,然後教練還在他們中間走來走去,指手劃腳。事實上這樣很不好,多少會影響團隊成員的發揮的,如果說是指導戰術神馬的,臨場再來佈置是不是也太晚瞭一些。我看到表現比較好的是羽毛球的主教李永波,比賽的時候他常常是和副手坐在離球員較遠的地方,如果看到什麼問題也是透過副手進行提醒,如果隊員贏球瞭,他會毫不猶豫的站起來歡呼,甚至擁抱。李永波這樣的做法是對的,他作為主教練,如果徑行責備會讓球員失去信心,而適時在公眾場合站出來歡呼,則傳遞給球員的力量是巨大的。
其次,行責備之事前,要抓對責備的真因(ROOT CAUSE)。
員工或孩子犯錯,其實都有兩種可能的原因,一種是能力沒有達到,另一種是思考下瞭錯誤判斷,或是態度不端正。如果是能力問題,則應該在學習和培訓的過程中進行責備和鞭策,結果出來之後的責備,效果是不佳的。如果是判斷或態度問題,我比較傾向於當下嚴正指出,這樣更加讓人印象深刻。
再有,指責不宜過度,所謂過猶不及,這個字很好理解,可是傢裡的老二卻也是“屢教不改”的。
最後,責備要公平,這點也非常重要的。所以,對於可兒英語沒考好這件事情,我首先關註的是其它同學考的怎麼樣?結果是其它同學也不理想,所以這是教學水平和考試方法的問題,其本上不是個案問題,這樣我就釋然許多瞭。其實孩子對傢長,員工對於主管的責備都是相當敏感的,如果對於沒考好這件事情,不問原因便徑行嚴厲責備,如果主管對員工有偏心,可想而知,“他們”會以為委屈的。
當然,道理和說教永遠都是空洞和乏味的,大傢都可以在實踐中多體會,宜常常自我檢討與自我批評。
原文:http://justyy.com/archives/22387
點評:謝謝勺子,給瞭我很好的啟迪,我對小治還是太“兇”瞭,但願這不是我一直以來,“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觀念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