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芳,你辛苦瞭

2016-08-13 17:31:21

一句“元芳,你怎麼看?”引無數網友競折腰,成為連日來紅遍網絡世界的“天問”,聯想到電視劇中“李元芳”一表人才、一本正經的俠客形象,這句無厘頭式的提問更顯“歡樂”與“陰險”。整日奔忙於一堆刁鉆古怪、穿越古今的提問之中,不得不做出各種裝傻賣萌的“逆天”式回答,這裡由衷地說:“李元芳同志,你辛苦瞭!”

其實在元芳體流行起來之前,就已經有瞭其他形式的鋪墊,比如,有網友在遇到不懂、懂但不敢說、說瞭也會被刪掉的問題時,喜歡使用這樣的評論,“請樓下回答”,這樣的接龍有時會被接得很長,直到有人給出最樸素最直白最接近問題核心的回答。

再比如,有個說法是,微博上最精彩的是網友評論,在眾多的網友評論中,有種評論被稱作“神回答”,這樣的“神回答”在被轉發時,轉發者無需多言,兩個字“最右”便授權“神回答”代表瞭自己的觀點。“請樓下回答”和“最右”何嘗不是“元芳,你怎麼看?”的前身。

使用“元芳體”的網民顯然不是在自言自語,而是像說這句話的狄仁傑一樣,是在尋求李元芳的答案和看法,而在網絡上就是個體網民在尋求其他群體網民的看法和態度,是在征求全體網民對同一事件的看法和觀點,尋求的是網絡評論和對待社會事件看法的統一性,追求的是民意的共鳴。尤其是對待很多背離社會正義、法制、公共道德和老百姓想法的事件,在廣大話語權不被掌握的情況下,“元芳體”的提問更具有力度和諷刺意味。

對“元芳”的詢問,不僅使網友一次次滿足瞭扮演“狄閣老”的戲癮,更重要的是在看似無厘頭的發問中,表達的欲望得到滿足——是的,“元芳體”的精髓在表達而非詢問,不理解這一點,就無法想象為何那麼多網友像沒頭蒼蠅一般折磨元芳。

一句“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傢吃飯瞭”反映瞭“老男孩”們對煙火人間和湯水生活的依戀;一句“你還記得當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直逼癡男怨女們對前塵往事的辛酸追憶;一句“元芳,你怎麼看?”則洗練地表達出瞭公務員們的官場生存難處與智慧。這是電視與網絡時代的“詭異”記錄,這是充滿後現代精神的“歡樂”修辭。

人們需要“賈君鵬”、“夏雨荷”和“李元芳”,他們是沒有身軀卻有體溫的名字,他們是無歷史卻“有故事”的人,他們代表公眾的一種表達欲望,一種帶有公眾共識的渴望表達的欲望。千萬次地發問,其實是期待種種“集體焦慮”有人去傾聽去回應,是期待線下的管理制度有人去修復去完善,是期待天大的秘密黑幕有人去揭露去公開。也許他們的熱度或許轉瞬即逝,但其形象必將成為珍貴的時代記憶:至少他們曾經帶來瞭快樂——在“幸福沒有那麼容易”的年代。

現場重現:

    狄仁傑和元芳在山坡上搭帳篷露營!入夜,狄仁傑醒來,用肘部弄醒元芳:元芳你看!天上有什麼?元芳:一彎明月!狄仁傑:這事你怎麼看?元芳思索片刻然後:嗯,月色不錯,沒有星星,明天應該是陰天!狄仁傑:笨蛋!我們的帳篷被偷瞭!包拯:兩位莫驚,帳篷還在!是我......
    狄仁傑:最近關於周傑倫求婚的傳言很多,元芳,此事你怎麼看?李元芳:大人,此事背後一定有一個天大的秘密!有可能是炒作,也有可能是狗仔在混飯吃,但可以肯定的是周董婚一定會結,就是不知道對象是誰?狄仁傑:依你之見呢?李元芳:回大人,小人以為會是個女的。
    李元芳:大人,後院發現一具無頭男屍。
    狄仁傑:以我斷定,此人已死!
    曾泰:未到現場就知此人已死,大人真乃神人也。
    狄仁傑:元芳,此事你怎麼看?
    李元芳:依我看,我不能再看!
    曾泰:大人,我曾泰也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