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83)想要飛得高,就忘掉地平線

2016-08-13 17:41:24

觀點:

    好感和反感是你在觀察人的時候最有害的一種心態,你要在采訪前就對一個人形成瞭好感或者反感,你就沒有辦法誠實和客觀地觀察他瞭。——一個記者的自我修養沒有東西比好的文學更能喚醒社會的心靈。這解釋瞭為何所有獨裁政權,不論打什麼旗幟,第一件要做的事,都是實行審查制度。他們試圖控制文學生命,因為他們見到文學生命是危害權力的種子。好的文學,能喚醒人的批判精神,創造一批更難以操縱的公民。——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秘魯作傢略薩經典作品會對人有“冒犯的力量”,而暢銷小說的很大特征就是削弱這種冒犯的力量,盡量滿足讀者的欲望,回避對讀者召喚結構的挫折感。所以許多人說讀經典讓人振奮、羞恥、慚愧、深省、不覺汗出,而沒聽說過誰讀武俠小說讀成這樣的。同理可證別的“類型小說”也缺乏冒犯的力量。——劉星馳當今中國社會隻聚焦於一個方面:金錢和對其的獲取。人們從不問我和我的傢人是否健康,他們關心的是我們的旅館能賺多少錢,我們的車、寵物狗花瞭多少錢。還有所呼吸到的空氣和傷害身體的食物。——在中國生活工作瞭16年後,英國人馬克·基多傷感道別。——@司新穎70後也許是建國後最幸運的一代。孩童時不用忍饑挨餓也不用吃三鹿奶粉。少年時正值港臺文化黃金年代,又沒有國產山寨文化毒害。在文革後商業化之前整個社會充滿正能量的80年代長大成人。在學費暴漲前一路上完學。工作後在房價飆升前買瞭房。也許唯一的不幸是趕上計劃生育最嚴苛的時候,成長中充滿孤單。 ——@假裝在紐約八天長假,50後的棋局、60後的政局、70後的飯局、80後的驢局、90後的床局、00後的網局。——@婉約派土賊很多有趣的PPT從來不是就事論事,而是用一個世界的鑰匙打開另一個世界的門。所謂高手,就是那些擅長用看起來不起眼的工具堅持自我訓練的人。充分利用大腦很難,但我們很少為開發它而做些什麼。——秋葉:PPT創意的源泉:聯想思維快樂五秒鐘就可以,口渴瞭,冰鎮可樂的第一口,踢完球之後那個啤酒第一口,都會由衷地開心瞭,爽。但是它不能屬於幸福。幸福一定是一個可以持續的很長時間來去檢驗的東西。快樂可以是碎片,幸福卻是必須持續。我覺得幸福得有這樣幾個標準:第一個它是可延續的;第二個平靜,相對平靜;第三個有一個根本不用談論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是很多層面的,職業的、生命的、包括社會的。——白巖松現在是我最輕松舒服的狀態。年輕時,覺得節目是作業,要做得漂亮。現在,《看見》是作品,工作對我也不重要,我不是以央視記者的身份與人交往,是以一個人的狀態去跟人交往。有時想,自己真幸運。我怎麼能這麼幸福呢。然後又帶著點傻乎乎的天真,覺得其他部分少給我點吧,這樣我可以抱有這種幸福。不能奢求一個人可以匹配太多幸福。——“看見”柴靜柴靜說得好。我們一起努力做個心軟的人。其實,真正能夠有力量讓這個世界變美好的,是愛而不是仇恨,仇恨隻會讓這個社會變得更糟糕。心中隻有恨而沒有愛的人,會盲目釋放自己的仇恨,無論他們說的是什麼,他們對這個社會的破壞性永遠是最大的。這個社會需要多些像特雷莎修女那樣的人!今天,我思考瞭很久,我懂得瞭一位朋友四年前說的話:懂得愛的人,才能選做朋友;懂得取舍的人,才能做到理性;懂得遠離塵囂,歸隱於世的人,才真正放下瞭,才真正悟透瞭人生……——時寒冰

思辨:

    生命真是充滿諷刺。它用悲傷讓你瞭解什麼叫幸福,用噪音教會你欣賞寂靜,用缺失來評價存在。到瞭今天,就連謊言也不再真實。 ——匈牙利作傢凱爾泰斯-伊姆雷世間的因果報應隻是一廂情願的意淫,人的誕生就是和命運的一場火拼。我相信好人未必有好報,惡人未必有惡報,就是這麼現實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做好人。——韓寒有一次,我對一個稻草人說:“你站在這片偏僻的田地裡,一定感到厭倦吧。”他卻說:“嚇人的喜悅是深切而持久的,我從不感到厭倦。”思索片刻,我說:“此話不假,我也感受過這種喜悅。”他說:“唯有內心填塞稻草的人才會有這種感受。”——紀伯倫《稻草人》世界上最難的是開誠相見,最容易的是阿諛奉承。開誠相見,隻要有百分之一的虛假,那麼馬上就會出現不和諧,麻煩就會隨之而來;阿諛奉承,哪怕從頭至尾都是虛假,但令人感到高興,聽起來很舒服,哪怕覺得肉麻。——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與罰》苦難可以激發生機,也可以扼殺生機;可以磨練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啟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揚人格,也可以貶抑人格,這全看受苦者的素質如何。——周國平命是先天的資源,運是後天的變化。——@劉不住語言的殺傷力取決於聞者的胸襟和聯想。——@美劇狂人壞記憶、壞思想,隻是執著的別名,那為何我們都寧願執著呢?是因為我們經常被負面情緒騷擾,無法打開困局走出來,慣性否定它,和它作對,所以壞情緒老是來糾纏。——素黑有些乍看起來很有道理的話,仔細一想全是廢話。包括這句。——@這位姑娘說的話讓你聽得都不好意思的人不一定就是對你有意思,他可能真的隻是太好意思瞭。——@翡柏原來掛上“為別人”的名牌,便可以更放肆地放縱,為潛意識裡不想處理、正視、整理自己的問題找上佳的借口。——素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