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混沌與重組

2016-08-13 17:42:17

思考力=大小+方向+著力點思考力個性=思考力體系的完整性程度+思維方式的完善性程度;思考力體系完整性=思維深度+思想高度+思維廣度+思維速度;思維方式完善性=科學思維水平+價值思維水平+應變思維水平;

在這裡,“=”並不是完全數學意義上的定量相等,而是結構關系式中的“合成”關系,是定性意義上的,其中遵循“一分為二,合二為三”的基本規律;“+”也不是完全數學意義上的相加,而是定性意義上的統一,屬於結構關系式中的“合力”概念。要理解思考力的抽象本質,必須理解思考力的三個基本要素。但是現實創造活動的思考力並不是抽象的,而是與具體的人結合在一起的,因此就形成瞭思考力個性。一個人的思考力個性具體的表現在思考力體系的完整性和思維方式的完善性程度上,其中,思維深度、思想高度、思維廣度、思維速度的統一形成一個人思考力體系的完整性程度;科學思維、價值思維、應變思維的統一形成一個人思維方式的完善性程度。

相對思維的一體化而言,最基本的思維方法就是思維活動的基本元素,思維在進行一體化思考的時候離不開綜合運用這些元素,如果一個人沒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維方法,思維就不可能在一體化水平上運作。猶如舞蹈演員要表演出優美的舞蹈必須掌握一些基本動作一樣,隻有在基本動作的合理組合和明智選擇基礎上,才能表演出優美的節目。通常意義上,這些最基本的思維方法包括:直覺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邏輯思維、價值思維、應變思維、形象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等。當然,僅僅懂得這些思維方法,如果不能將這些思維納入思考力體系,不能形成思維的一體化,那麼這些思維方法將成為一盤散沙,失去瞭它的創造靈性。猶如舞蹈節目的創意和主題決定瞭對基本動作的選擇和運用一樣,思維的一體化水平將賦予這些基本思維方法創造靈性和運用價值。因此,一個人對基本思維方法的掌握程度決定瞭他的思維一體化水平。(關於基本的思維方法,請看第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