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後半部

2016-08-13 17:50:16

6.人人都有機會不期而遇,但有的人卻在神奇力量降臨時不懂得把握,我們對類似的好運不以為然,以為不值得大題小作,結果聽憑機會從身邊溜走。

信則有不信則無,這是天性。天性樂觀,你就會看到更多美好的事物,我相信我是個幸運的人,幸運到有很多人沒有的慧根。

突然就認識瞭陳坤,收藏他的這本《突然就走到瞭西藏》

自從知道這本書,心裡就暗暗埋下瞭要讀他的念頭,就像陳坤這個人,莫名我就在意他。雖然沒有專程去瞭解他的經歷,但從他的神情,他的裝扮,他的角色,我知道我最終會去瞭解他的,所以現在回顧之前的東西,居然有關於陳坤的博文,微博也關註,電影是他演的也會比較有興趣。

最近買瞭三本我喜歡的書,但我還掛念著這本,我等待著一個機會毫不猶豫的把它買回來。是的,拿到它的時候,我期待著打開它,看看,他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的!首先,先說這個封面,我就喜歡,最喜歡陳坤那雙眼睛!有人說陳坤有哥哥的氣質,我當時踹之以鼻,但深刻地記得這句話,現在看來,從他的眼神,我也能看出那份真!那種簡單的執著,那些憂鬱,那些高處不勝寒,那份孤獨!

打開這本書,首先,我是個追求完美的人,看到那排版、字體大小、還有那白白的底、厚厚的一頁紙,我就興奮,一切看起來都很舒服,很想把它慢慢地、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的看完,害怕錯過任何一個地方。

前面我看得情不自已,因為我瞭解到陳坤,他就像我想象般那樣,我覺得我是那麼瞭解他,仿佛找到瞭另一個自己,他寫作的方式也是我最愛的表達方式,由一段經歷,或者一些事件而引發的人生感悟,亦如他對自己的評價:孤僻、自卑、傲慢、懷疑。我也是這樣一個人,我跟他一樣需要修煉成一個簡單相信,充滿正面力量的人。每次找到共鳴,我都激動得又哭又笑,因為那證實瞭我想法的正確性,我一直覺得自己的思想很遠,可沒有人來肯定我,我希望得到認同,可是,在一個人沒成功之前,誰敢那樣篤定的認同你?所以我喜歡跟一些年齡大思想深的人交談,他們經歷得多是過來人,會一語點破你許多的困惑,但是他們依然不能打包票你的未來,自己的路還是得自己邊走邊體驗,但是,我相信這樣,會走得更快更遠。忽然就想唱:別人說的話,隨便聽一聽,自己做決定……

1.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或者遇到難題的時候,就喜歡一個人在外面一直走一直走,直到心可以安靜下來,能跟自己對話為止。(我想我也應該找到這樣一種方法,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很重要,陳坤這本書主要強調的就是這個思想,找到自己的心聲,做自己想做的人)

2.其實我心裡明白,他們在用這種看似打鬧的態度拉近跟我的距離,而不是用看似尊重的冷漠來孤立我。(是的,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如果有一天成功瞭,那些特立獨行就不會不被重視)

3.趙薇紅瞭,陳坤刻意地保持距離,那是因為他的驕傲出來瞭,自卑常常以驕傲的面目出現,人的自傲與自卑是一對孿生兄弟,有時候過於自傲翻到說明你是自卑的。(跟我一模一樣,我想改,可什麼時候才能改掉?)

4.我對老天給我的幸運一直都保持警惕,我從不認為自己可以比其他任何人得到上天多一點點的優待,我總是把自己打到最低,把一切情況想到最糟糕,然後以最絕地的心境不抱任何幻想的走我人生的路。(有眼淚,我亦如此,所以我喜歡像射手一樣簡單開心的人,雖然她們有自己的煩惱,但天性直爽,我看得出我與她們很多不同的地方)

5.我是悲觀的樂觀主義者,正因為我對未來不做過多遐想,當機會來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那麼幸運!機會不來的時候,我也覺得理所應當,不會患得患失。(想親陳坤一口,我們都是那麼容易滿足的人)

6.“真實”並不能當做“暴躁”的借口,特別是假借“真實”的名義去傷害你的人,你,我,他,每個人都是。(我想起自己經常發完脾氣後,就開始自我反省,感到很愧疚,這點跟我爸有點像。)

7.我告訴她:我不想這麼早鼓勵你們,也許不鼓勵可能會不愉快,但是你們會鉚著一股很大的勁,想證明給我看,我從小到大,就是這麼張大的。(哭瞭!顫抖瞭,我也是這樣長大的,那種感受特別苦。也許這是我之所以不完美的原因。)

8.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容易得來的,想得太多,得不到的,苦苦追求,這就是人天生的劣根性。(我的劣根性很重,以至於不相信電話銷售能取得那麼好的成績,每次遇到這種推銷,總是刻意的回避,不願相信,不願嘗試,所以當我自己處於去推銷這種地位時,總是不相信不堅持不做自己,很討厭自己這一點,讓我變得自卑、多疑、懶散、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