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騎行(二):不是總結的總結

2016-08-13 17:58:29

這篇是小楊畢業騎行的前半段總結和對後半段騎行的打算。

隻有經歷方知事之其奧,隻有思考方能納百川之氣象,成胸中丘壑。——點評

有部電影,貌似叫《Jumper》,中譯片名是《心靈傳輸者》。誰也不會想到,我之所以畢業騎行回傢,是和這部電影有淵源的。

“讓我告訴你我現在的生活,在巴黎喝咖啡,在馬爾代夫玩沖浪,在乞力馬紮羅山上小憩……然後我再穿梭回NBA決賽末節的現場,當然,所有這些行程,都在午飯前完成……”這是片頭的一段話,看這片子一分鐘,立刻被它深深吸引。

旋即我清醒過來。嚓,這片子的編劇以前顯然是寫廣告文案的!

可等我把整個片子看完,我發現我錯瞭。豈止編劇,導演顯然以前也是拍廣告的,這片子全傢都做廣告的。

Ok,電影就講到這裡,這隻是一個引子,但發現自己還是說多瞭。

借用《Jumper》中開頭那段話,山寨之:

“讓我來告訴你我現在的生活,在臺江體驗原汁原味的苗族生活,在芷江累死累活地騎行登明山,在兩位鐵路警察叔叔護送下出瞭懷化城區…然後我再赤膊上陣,登上瞭雪峰山頂,欣賞到瞭一般人看不到的風景,旋即下山住在瞭依山傍水的村民傢中,第二天滿狀態原地復活,繼續騎行上路…當然,所有這些行程,都在十天前完成…”

你不必羨慕我的生活,我與你一樣,普普通通,毫無“超能力”,隻不過,我做到瞭普通人都能做,而沒勇氣做的事情。

現人在長沙,作為北上的轉折點,無論車子還是人,都需要休整,所以,將停留兩天,順便總結一下一路的收獲。

說到收獲,我想,從自己一路過來拍攝的照片可見一斑,1000+張,近三分之二的都是風景,雖說從小被教育“祖國大好河山”,但當自己親身去體驗時,那又是另一番心靈的震撼,隻恨自己沒有好一些的相機,不然就能拍出原汁原味的感覺。不過,從長沙北上,走107國道,估計就沒什麼可看的自然景觀瞭,需要想辦法克服一路上的枯燥,想來想去,想到瞭一句話:當你真心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會來幫你。我不會異想天開地要求全世界,全中國也沒可能,隻求在我經過的路線上(107國道),有人能給我張床,再奢侈點,洗個澡,上個網,就足夠瞭。於是,想到瞭微博,決定開設微博專欄,與諸位能有個分享與互動,相信可以增添騎行中的便捷與樂趣(@畢業騎行)。

在此之前,自己一直“堅守”在qq空間更新自己的行程,原因無它,因為自己的傢人常用qq,便於讓他們知道自己情況。不過時間久瞭,意識到它並沒有給我在尋找借宿點方面帶來實質性的幫助。東西線路還好一些,屬於較為貧困地區,人很淳樸,交流起來都能較快地建立起信任感,然後就順水推舟地體驗一把當地人的生活。不過南北線路,個人認為,情況不會比東西線好,畢竟發展較快一些,經濟社會,有錢有權才是王道,我一窮小子,無緣無故去借宿,應該不被當成瘋子,就被當成騙子。但我還是相信一路會碰見不少的,像東西線那樣的,好心人,通過微博,或許可以擴大一下尋找借宿點的范圍,這就是我弄微博的目的吧。不過,qq空間我會依舊更新行程,雖然有些繁瑣,但為瞭關心,關愛,關註,甚至僅僅是看熱鬧的那些人,值!

好吧,廣告做到此,下面來點老少咸宜的話題。

首先說說一路的安全問題。在路上,沒少收到熱心的陌生人發來的短信,基本上扯完客套話後,都來那麼一句:註意安全!恩,確實,安全問題無大小,雖說小命是父母給的,但用命來體驗生活,卻是自己的事情。從貴陽騎行回山東老傢,冒險性是有的,這不容置疑,如果安全問題不重視,基本上不是在騎行,是在玩命。不過還好,目前為止,我遇到的最危險的事情,便是一起兩死一傷的“車禍”:在貴州路段,為躲避一隻蝴蝶,連續軋死瞭兩隻毛毛蟲!下車一看,車禍現場,慘不忍睹,蝴蝶傷瞭翅膀,毛毛蟲,也就肉瞭醬,哦,不對,是“綠醬”。說這個,並非在小覷安全問題,隻不過想告訴大傢,風險與樂趣是同在的,想經歷別人不曾經歷的,就要做好冒一定風險的準備,就像我爬雪峰山,越是高險的山,風景越美麗。總之一句話,在路上,安全要重視,但過於重視或擔心就沒必要瞭,否則你拿什麼精力去體驗那豐富多彩的經歷?!再說,有絕對安全的地方嗎?接下來,從長沙到傢的這段路,我依舊首先考慮的是安全問題,當然,除瞭騎行,還會留一部分精力來與大傢一起微博,在qq上,等等吧,交流探討一些有趣的問題,也算對騎行可能帶來的枯燥的一種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