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騎行(二):不是總結的總結

2016-08-13 17:58:29

其次,再來說說中國的“國情”,這個問題,能扯的太多瞭,很容易扯到大而空的境界。我曾經是個憤青,可能現在還是,但經歷瞭十天左右的騎行生活,切實感受到沿路的風土人情,不能說能對“國情”有瞭全面客觀的瞭解,但還是改變瞭我之前對“國情”二字的看法的。其實,之所以提“國情”,來源於“閱讀讀書”中“剛強的枝子”大姐對我做這件事的一些評論,扯來扯去,我感覺她對中國國情“不容樂觀”,說來也是,大姐生活在國外,有句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開始我是認為大姐說的挺有道理的,畢竟現在中國發生的一些事,像小悅悅事件,各種煤礦事故,各種假冒偽劣事件,讓人對國情相當有悲觀情緒。但隨著討論的回合數加多,我慢慢覺得大姐對中國國情在抱有不自信的態度,這…我的倔強開始發酵瞭,感覺應該站出來,匡扶“不正之風”的時候到瞭,祖國人民需要我的時候到瞭。一般我是極度反對兩種人的,一種對國情相當不自信,一種就是相當自信。不得不說,現在中國處於“有病”的時期,處於轉型期,難免遇到些棘手問題,就像我的騎行,一路上少不瞭紮胎,漏氣,掉鏈子等等,讓人感覺泄氣的事情,但事情既然發生瞭,就坐以待斃嗎?路還要走,要做就做一些有助於往前走的事情,比如,紮胎就補胎嘛,掉鏈子就拿工具搞定嘛,坐在那裡評頭論足,甚至直接絕望瞭,放棄瞭,別說對人民,對國傢怎麼說,對自己,也是無法交代啊。我們都是活在答應自己的事情當中,如果不是這樣,來世上就枉走一遭瞭。總之,我想說的是,或許你很悲觀國情,但你瞭解的可能是片面的,它屬於“網絡上的國情”,網絡是什麼地方?在中國,估計是國人用來發泄現實中不滿的地方,當然,也有快樂與幸福摻雜其中,但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偏偏不去看,去讀,去聽世間的美好,而被各種“標題黨”吸引,聽風便是雨,整日活在憂國憂民的狀態中,其實,該憂的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小日子搞好,這輩子就能交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瞭。

最後,有感於一路走來,那些溫暖過我的人,決定從長沙到傢這段路,想實踐一下自己的一個想法,當然,依然離不開大傢的幫助,那就是“一公斤”計劃。隻要是在我的路線附近的人,如果您有不用但丟棄又可惜的衣物,日常用品,或者其它雜物,不妨聯系一下我(電話:15085945923 qq:303301491 微博: @畢業騎行 郵箱: yanggc888@163.com任意一種方式,留言即可),我有一邊的馱包還能放些東西,或許,我能幫您把東西送到一些需要的人手裡。在320國道上,遇到一些無傢可歸的流浪者,我想,在107國道上,應該不會比320國道少,因為之前我有看過一個騎行者拍攝的107國道的照片,很多都有流浪者的影子。當然,重量限制在一公斤以內,大小也不要太大瞭。吃的喝的也行,隻要不擔心我半路給偷吃瞭哈。

最後的最後,雖然感覺沒必要,但還是需要聲明一下:請不要因為看見我這麼做瞭,就躍躍欲試,也來一次gap month。有計劃,有準備是好的,否則,那是沖動。沖動是魔鬼,你懂的。其實,無論你在做什麼,做好手頭的事情就很不錯瞭,如果你不喜歡現在做的事情,那就換成想做的事情,我知道,對於一些情況,改變很難,如果實在改變不瞭,那就改變一下自己的態度與心情吧。如果我做的事情能給您帶來一些激勵,讓您更加熱愛生活,那我就挺欣慰的,瞬間感覺我做的事情升華瞭。

我是小楊,我在路上,您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