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本質

2016-08-13 18:02:03

“洞察”模式的運用有兩種模式:

一種是先天就會,很多人先天就會在某些方面不自覺地進入“洞察”模式。

有些人在藝術方面、有些人在科學方面、有些人在生意方面,這些人都會在這些方面取得成就。我把這種情況稱之為“天賦”。

但是這種天賦隻會不自覺的運用在某些方面,除瞭這些方面就不會用瞭。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天才式的人物,在ta天才的領域是個天才,在其他方面就是個庸才,甚至是個蠢才。

還有一種就是後天通過深度閱讀、自我覺悟、自我體驗,發現自己的“洞察”模式,進入“洞察”模式。要做到這點就有一些困難,這些困難在於:

第一,在此之前我們都沒有認識到,在我們的身體中還蘊含著一套“洞察”系統,因為沒有認識到所以也就不存在發現與進入瞭。

第二,即使發現瞭自己洞察模式,真的要進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的“反應”系統實在太強大瞭,所以,需要通過持續自我訓練,才能讓我們做到,比如在某個方面成為真正的專傢。因此在年級太小的時候還沒法去訓練,而年紀成熟以後,“反應”系統又開始強大瞭,會阻止我們進入“洞察”系統。

發現“洞察”模式不容易,進入更不容易。

4、“洞察模式”對人的意義

之前的心理學研究都是對“反應”系統來研究的,從生物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心理是受到到基因、遺傳以及社會環境兩方面影響的,所以3歲看到老,這是很有科學原理,因為在“反應”系統中,嬰兒時期建立的經驗反應,會跟隨ta一輩子。

所以,從“反應”系統來看人,人是宿命的,即使環境的影響也是有限的。

而一個人如果真正能夠發現自己的“洞察”模式,並且進入“洞察”模式,那麼,這個人就能完全改變自己,甚至是這個人的性格、秉性。因為ta已經不需要“反應”瞭,ta以往的經驗也好、性格也好、秉性也好就不會發揮太多的作用瞭。

從某種意義來說,進入“洞察”系統等於重新啟動另一個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