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燕皇帝母親為救兒子獻身於仇人

2016-08-24 20:01:07

  賀染幹看著姐姐憤怒的臉,隻好退去。

  在慕容垂幫助下殺死叔叔

  到瞭第二年,也就是386年1月,拓跋珪的勢力日益強大,於是帶著一部分跟隨者離開賀蘭部,到瞭牛川(大致在內蒙古烏蘭察佈盟的塔佈河附近),在這裡召開部落大會,宣佈即代王位。

  也就是同年同月,慕容垂基本平定中原,在中山(今河北定州)稱帝,史稱“後燕”。拓跋珪16歲,慕容垂61歲。

  同年6月,改稱魏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拓跋珪這個“一把手”日子非常不好過,北有賀蘭部、南有獨孤部、西有鐵弗部,東邊還有一個部落叫庫莫奚部、再往北有柔然部和高車部。

  他就這樣在夾縫裡苦苦尋生存,已經苦不堪言。更慘的是,才過瞭幾個月,來瞭一個人,直接來要他命的。他叫拓跋窟咄,是拓跋什翼徤的兒子,也就是拓跋珪的叔叔。

  代國滅亡時,拓跋窟咄年齡大瞭,苻堅對他不放心,把他抓到長安。但非常客氣,不僅吃穿不愁,還派人教他讀書,學習中原文化。

  前秦崩潰後,他趁亂離開長安,在西燕任太守。此時,慕容沖已經被殺,西燕的領導人換成瞭慕容永,他派兵把拓跋窟咄送回拓跋部。意圖是:和拓跋珪搶權,建立一個親西燕的傀儡政權。

  拓跋珪力量太小瞭,再次逃跑,獨孤部又趁火打劫,準備一舉滅瞭他。就在拓跋珪窮途末路的時候,一個人向他伸出援手,就是“後燕”的慕容垂。

  慕容垂不能算是扶危濟困的“及時雨”,因為慕容垂的“後燕”和“西燕”、獨孤部都是死對頭,慕容垂要“伸手”到北方,就要尋找自己的代言人,他看中瞭年輕的拓跋珪。

  此時,拓跋窟咄經過多方打聽,又得到叛徒告密,獲得瞭拓跋珪的準確住處,和獨孤部悄悄包圍過來。賀蘭部判斷形勢後,也加入瞭圍剿大軍。

  拓跋珪帶著少數忠心耿耿的主力,日夜變換駐地,但包圍圈越來越小,親隨們圍在拓跋珪的四周,等待敵人蜂擁而上。千鈞一發之際,慕容垂的大軍趕到瞭,鐵騎橫掃,“聯軍”頓時俗崩瓦解。拓跋珪欣喜若狂,絕地反擊,兩面夾攻,拓跋窟咄倉皇逃亡,途中被殺。

  跋拓珪收拾殘部,勉強站住腳跟。

  從此,在慕容垂的重兵幫助下,跋拓珪把賀蘭部、獨孤部、鐵弗部等全部征服,大肆屠殺,包括曾經幫助過他們母子的親戚,統一瞭今天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大片地區。

  慕容垂還在等待他能夠報答恩情,卻驚訝地發現,拓跋珪手中明晃晃的刀已改變瞭方向,指向瞭自己。作者:老楊說歷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