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34:23
自盧溝橋事變的發生到現在,人們一提到盧溝橋事變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盧溝橋,認為這是盧溝橋事變發生的地點所在,一直到現在小編也還是這麼認為的,但很顯然,小編這個認知是錯的。中國著名軍史專傢薩蘇說,盧溝橋事變的發生地並不是在盧溝橋之上,而是在火車站,通過薩蘇的解說下,小編也才知道原來有時候人們認為的並不是真的,但是,小編也相信很多人對這個觀點抱有懷疑的態度。現在,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傢介紹薩蘇關於盧溝橋事變發生地不是盧溝橋是火車站一事做出詳解。一起來看看吧。
盧溝橋事變簡介
提到盧溝橋事變人們都有大致的瞭解,那就是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拒後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所謂的士兵“失蹤”究竟是在哪兒丟的?中方是如何拒絕的,有怎樣的考量?
而這對這個問題,薩蘇說首先大傢要先知道盧溝橋到底是在北京的南邊還是北邊。
盧溝橋事變的盧溝橋位於北京的南面據悉,盧溝橋事變中的盧溝橋其實是在北京的南面,但是,很多人都認為盧溝橋在北京的北邊,為什麼這麼想?
因為日本人從北邊向南邊侵犯中國,要打北京肯定從北向南打,所以會想盧溝橋應該在北京的北邊,但是盧溝橋怎麼跑到北京的南邊去瞭?這就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們看一下當時究竟發生瞭什麼事情,在我們的資料裡面比如說我現在給大傢拿來的一份資料,這個是在抗戰剛剛勝利的時候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畫史》,由舒宗僑先生主編的,這裡面闡述瞭我們對於盧溝橋事變的一貫觀點。
首先,盧溝橋事變是日軍的有意行為,故意挑起戰端。
另外,盧溝橋事變還是是日軍對中國開展全面戰爭的一個前哨戰,因為日軍要打全面侵華戰爭要,中國奮起抵抗。這是我們對於盧溝橋事變的基本觀點。歷史上究竟是不是這麼回事?
通過查閱日方資料,在盧溝橋事變之前,日軍的態度是非常曖昧的。盧溝橋事變對於日方來說究竟丟瞭一個士兵,而且這個士兵究竟丟在哪兒現在基本搞清楚是怎麼回事。我們看一看日本人當時究竟哪些人卷進瞭這個事件,到底那天晚上發生瞭什麼。
日方關於盧溝橋事變有套自己的說法,堅持稱是“偶發事件”,現在還堅持說是“偶發事件”,有幾個人卷進瞭這件事?這就是到盧溝橋最初的日軍最高指揮官支那駐屯軍第一連隊第一大隊第八中隊的中隊長清水節郎,是一名中尉,他為什麼到盧溝橋來?
1937年7月7號當天晚上日本士兵到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他們進行演習訓練的時候有一個士兵突然失蹤瞭,這個士兵是誰?就是旁邊的二等兵志村菊次郎,他認為由於當時中國軍隊抗日熱情高漲,是中國人把他綁架瞭或者這個小兵腦袋出瞭問題投靠中國人,總之說瞭一些這樣的理由,於是決定集中部隊去追查,向中國方面提出要人,中方拒絕瞭他進宛平城進行搜查,就在這個時候,這個士兵回來瞭,這個與我們前面說一個士兵失蹤打起來瞭有點不同。
此時,他已經向上級就是大隊長一木清直做瞭匯報,說丟瞭一個人,一木清直率領日軍的增援部隊從豐臺兵營趕過來,一木清直把這件事情又報給他的上級牟田口廉也——當時華北駐屯軍裡面最高官員,真正的華北駐屯軍負責人是河邊少將,但河邊少將因病去天津遼養,所有華北駐屯軍的軍務交給牟田口廉也,這個人有一個外號叫“小東條”,意思是非常好戰。都已經上報瞭但這個兵卻回來瞭,這事怎麼解決?按說雙方沒有什麼矛盾,中方認為既然兵都找回來瞭為什麼還要繼續?
就在這個時候一木清直和清水節郎做出一個新的報告,說“城上的中國軍隊向日軍開槍瞭,雖然沒有打到,但子彈從頭上飛過去瞭,打瞭大概十幾槍,這樣對大日本皇軍的挑釁,因此我們要應承。”就這樣日軍仍然要求中國軍隊撤離宛平。於是雙方就開始所謂的談判,據講述談判在城裡進行到大概凌晨四五點鐘的時候突然槍聲大作,盧溝橋事變演變成一場激烈的軍事沖突,這是日方的描述。
但是,這裡面還有一個疑點,首先這個兵既然跑丟瞭,他跑哪兒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