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功方程式

2016-08-18 23:23:59

成功=f(正向力量,創造力,逆境智商,獨立思考,人際關系,表達能力,理財智商)

要能有效執行成功方程式,傢長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施行身教,並依孩子生命成熟度施行有效管教,才能將成功特質烙印在孩子的心靈裡。

孩子藉由內化這些特質,從內在找到奮發向上的力量,不再需要傢長隨伺在後、耳提面命,這就是所謂高杠桿教養方法。睿智的父母懂得善用高杠桿教養方法,這就是孩子成功方程式的秘密。

孩子成功方程式的三大秘密

這樣的孩子要怎麼教?

我們知道,好成績並不能保障未來的成功。唯有悉心培養孩子成功特質,才能確保孩子能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可是有的傢長會很無奈地說:我很認真培養孩子這 些成功特質,我告訴他要讀書上進,也告訴他不要和別人打架,要好好跟其它小朋友相處,可是孩子總是不聽話。為什麼我們想要灌註到孩子身上的特質,他們沒辦 法吸收?為什麼方程式的樞紐f()沒辦法運作?到底是哪裡失靈瞭?

我們先來看三個你或許會覺得似曾相識的案例:

案例一:愛看電視的小明

小明的媽媽向兒童心理諮商師抱怨:小明總是不聽話,愛看電視。我好言相勸,他依然故我。我用買玩具的方式利誘他,他維持不到一個禮拜又故態復萌。後來我受不瞭痛打他一頓,他就背著我偷偷看。我真的拿他沒有辦法。為什麼小明這麼喜歡看電視?難道真的沒有辦法改變他嗎?

案例二:自我中心的小英

小英的爸爸十分不解地跟兒童心理諮商師說:我跟我老婆都是研究所畢業,也算得上是社會的精英分子,我們一向待人謙和,為什麼我的孩子完全不管周遭人的想法,想什麼就要什麼,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這樣的小孩要怎麼教?

案例三:聽話的芊芊v.s.不聽話的婷婷

芊芊的媽媽看到芊芊的房間常常很亂,於是問芊芊:芊芊總是喜歡到媽咪的房間玩,會不會覺得媽咪的房間很幹凈、很舒服?芊芊大聲地說:是!媽媽接著說:那 麼媽媽教妳怎麼整理房間,芊芊的房間就可以保持幹凈瞭,好嗎?芊芊很高興地說好。可是婷婷的媽媽運氣就沒這麼好,婷婷的媽媽要婷婷把房間整理好,婷婷卻冷 冷地回答:這不會亂啊!哪裡亂?我是亂中有序。

這三個案例提供我們一個起點,讓我們去探索如何啟動孩子成功方程式,讓我們能夠一步步協助他們邁向成功的未來。

第一個秘密:唯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孩子

讓我們先從愛看電視的小明這個案例談起。猜到瞭為什麼小明這麼愛看電視嗎?經過心理諮商師細心瞭解後,發現與小明同住的奶奶很喜歡看電視,從小明是幼兒 時就一直放電視給小明看。爸媽每天工作回傢疲憊不堪,也常藉看電視消除疲勞。爸媽自己在看電視時,要求已經上小學三年級的小明在房間裡做功課。小明受不瞭 電視的誘惑,根本無法專心做功課,一直想出房間和大人一起看電視。

著名的親子教育專傢鄭石巖教授在他的書中提過,許多生活適應有問題 的孩子,總可以追蹤到身教殘留的不利因素。言教若不搭配身教,成效有限。因為孩子不是依據大人所說的話去做,而是跟著大人的所作所為去做。大人試圖用說 的、用罵的去改造孩子,但孩子的心智卻沒辦法被欺騙,他看到的是你的行為,他感受到的是你心靈的模式,他不管你說些什麼,他的心智徑行往你給他豎立的典范 走。這就是為什麼小明無法克制自己想看電視的欲望。

身教的證明不勝枚舉。國外心理學研究發現(Eron,1987),以嚴厲手段懲罰 孩子,孩子長大後暴力傾向較其它孩子嚴重。這說明瞭以暴制暴,結果還是不好的。因為孩子被懲罰的過程中,遭受到暴力相向,感受到嚴苛心靈的氛圍,以後待人 處世,也會不自覺地以同樣嚴苛的心態面對,導致嚴重暴力傾向。因為那是大人對待他的方式,也是他習得解決問題的因應模式。

當然現在許多傢長對孩子十分和藹可親,不至於過於嚴苛。但是按身教理論推論,你如果想知道你的孩子長大後有多成功,你可以參照一下自己目前的成功度。你 若想知道孩子未來具有多少成功特質,你隻要看看自己具有多少成功特質就知道瞭。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講的不隻是先天遺傳,更重要的是後 天身教的影響。

所以像小明這個例子,如果小明的父母真的為小明著想,當小明做功課時,父母應該關掉傢裡的電視,陪在小明身邊看書。假 日也可以帶小明到書店買些小明有興趣的書,全傢一起討論。這樣小明會越來越喜歡看書,不再需要依賴電視得到樂趣。如果父母堅持看電視是自己的權利,那真的 就抱歉瞭,相信小明長大後,下班時間八九不離十是在看電視,而不是用心教導孩子,也不是努力上進。這樣對小明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