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抓到瞭最後的猴子?

2016-08-20 18:21:30

上面我給大傢講瞭在這種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之下產生兩個影響極為深遠的文化異類,叫做投機取巧以及浮躁。浮躁與投機取巧的兩種給合導致缺乏創造力,按這個路走下去非常危險。

針對創造力我想談一談,請大傢註意一下,一個國傢如果他的企業好的話,他的文化藝術一定是最好的,比如說美國,美國的企業好這是很明顯的,那美國的 好萊塢呢,那種文化與藝術對於整個世界的影響是你不可想象的。那在亞洲你們認為哪個國傢會繼日本之後會成為亞洲經濟方面的強權國傢呢?韓國!在你研究韓國 企業之前,請你先研究一下韓國的文化。韓國文化的創造力是值的我們關切的,比如說,他曾經拍瞭一個電視劇叫大《大長今》。《大長今》講的是一個非常煩人的 故事,就是在皇宮的一個後宮,一個廚房中女人的故事。如果今天你要我郎咸平來拍的話我隻能拍兩集,就拍不下去瞭。可是韓國拍瞭80集,而這個電視劇不但是 在韓國熱播,在日本,在我們內地甚至西方各國也熱播造成很大的影響。在臺灣也出來瞭一個新的題材,一個姓許的韓國人畫瞭一本漫畫書叫《食客》,也是非常有 創造力,這就是韓國文化。不要簡單的看韓國文化,而是要一個國傢的企業要做的好首先必須要有超強的創造力,而文化藝術方面是首先表現出來的,所以你看這個 國傢的文化藝術好不好,就能判定這個國傢的創造力如何!

再看看我們的電視劇,這五年比較熱賣的一個叫做《漢武大帝》,一個叫《走向共和》這兩個電視劇非常受觀眾喜愛,按我個人的意見,他接近事實的程度超 過90%,你們再看一看我們現在的電視節目裡面這種劇是占大多數的,你有創造力嗎?《漢武大帝》包括服裝等都是如此的符合史實,你覺的是一種悲劇還是一種 喜劇?我可以這麼講,中華文化從大宋王朝開始逐漸喪失創造力,因為宋朝的理學的本質就是考據學,因此從宋朝朱熹之後的八股考試,完全扼殺瞭我們的創造力, 因為他在搞考據。

一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還在搞考據,那我們的創造力在哪裡?喪失創造力的當兒,你可想象到我們國傢的發展、企業的發展、個人的發展一定是困難重重。在文化的束縛之下,你是浮躁的,你是喜歡投機取巧的,隻有打破這個束縛你才能發揮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