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做到?

2016-08-20 18:24:19

前段時間侯子寫過“關於那些道理”,其中寫到:

說瞭很多道理,每次論述一些道理的時候,總會有一句話:這些道理我明白,可是要做到很難!這句話,不是說別人,更多的是說自己。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會經常說這一句話,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會經常不自覺的說這句話。沒有開始,就已經給自己增加困難瞭。。。。也許你不知道自己懂得多少道理,但是寫下來的時候會發現,原來自己知道那麼多的道理。隻是,自己懂得到那許多道理當中,有多少自己能夠做的到?我現在想,我們沒有必要知道更多新的道理,做到自己知道的那些大概就夠瞭。即使不夠,等你做到你知道的那些,再去討論那些新的道理。

今天看到一本書叫做“知道做到”, 裡面談到瞭那些把我們知道的道理轉換成做到的一些方法,跟大傢分享一下。

事實上當一個人從“知道道理”到具體“做到” 需要經過3個層次的轉變。

第一個層次的轉換是知識層次的轉變。

這是很簡單的,也是花費時間最少的一種轉變。要想提高自己的知識層次,你隻需要讀一本書或聽錄音帶或看一篇別人寫的文章。(我自己就是在淡然一笑或zen habits讀文章的時候經常有很多感悟,知道瞭一些道理)
我們每天都可以輕松地接觸大量知識,但是越是接觸得多,知道和做到之間存在越來越大的鴻溝。我們發現我們每次會用大量的時間去獲取新信息,而不是想辦法將自己新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我現在發現自己每天要來往於很多博客,看很多新聞,但是第二天就會發現自己根本不記得昨天看瞭什麼內容瞭。

“知道做到”這本書裡寫到:“人們對於自己吸取的信息,24小時以後就記得不到50%的內容,而1個月之後,他們所能記得的新知識就不到5%瞭。”

對於我們都知道的那些道理,你聽著可能很耳熟,所以經常說這個道理我知道。。。但是你可能不清楚你沒有做到這些道理就等同於你不知道這個道理。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呢?

第二個層次的轉變是態度變化。

當你對某個東西產生強烈的積極或消極情感時,你就會形成態度。改變態度要比獲取知識更困難,因為我們常常會說,“我知道你在說什麼,可是。。。。”所以我們需要養成積極的過濾系統。

每當我們產生一個令人興奮的想法時,可能我們周圍最親密的人就會大潑冷水。久而久之,我們形成瞭消極過濾系統。比如在博客中看到一篇文章你可能會 想,“恩,這個很有道理,但是對我來說不管用, 因為bla bla…” 對於新知識我們會讓自己帶先入之見,批判的心態來接受,雖然你口頭上說我知道/我理解,但是你的心靈深處/態度上並沒有接受。所以我們要設法敞開自己的心 胸,遇到新信息時,不要總是琢磨這個錯在哪裡,而是成為綠燈思考者,積極發現其中的正確之處。

在公司工作時,每當看到下屬寫的企劃案,自己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或用自己的先入之見,就判定這個不行。總是打斷他們的話開始挑刺,這樣不僅打擊他們的 熱情,自己也在排斥新觀點。所以我就強迫自己用綠燈思維,每次看到企劃案,從中發現創新之處,剛開始很難,總想打斷他們的話。以後每次開會的時候在記事本 中貼瞭一個紙條,上面寫著“傾聽”,這個效果很不錯。^^

但是光是接受,態度上的轉變,它不能讓我們真正做到,那麼我們接下來呢?

第三個層次的轉變,也是最為困難的,就是行為上的變化。

要想做到,除瞭真正行動之外,沒有別的辦法。

要想做到,就需要一個跟進系統,你不能偶爾將自己的知識應用到行動當中,而是要讓自己制定一份能夠為自己爭取到必要的指導和支持,並幫助自己培養強大的責任感的跟進計劃。侯子說道做到自己知道的那些道理,最為核心的是自律,實現自我的控制,以及堅定的意志,實現不斷的堅持,永不放棄。但是我想加一點,除瞭自律以外我們也需要外界的幫助,不管是鼓勵的一句話或對你的監督,我每次行動的時候就會讓周圍的人知道,這也是對自己自律的一種良性的壓力。

寫瞭很多,覺得最近吸取瞭太多新知識,感覺有點信息超載瞭。要對自己吸取的知識進行反復的推敲,要不斷重復,重復,重復。。。該是重復的時候瞭。

文章來自:酷啡


擴展:《知道做到》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