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18:25:03
凱文·杜蘭特
賽季前13場:場均45%命中率42%三分率21.6分4.2籃板2.1助攻3.8失誤0.9搶斷0.5蓋帽。
此後的43場:場均50%命中率44%三分率27.7分7.4籃板3.2助攻3.1失誤1.4搶斷0.9蓋帽。
2009年的前24場比賽:場均51%命中率44%三分率30分8籃板。
啊哦。
發生瞭什麼?
杜蘭特說,他向梅森學習瞭如何用投籃假動作騙犯規;杜蘭特說,傑夫·格林和威斯佈魯克給他傳瞭很多好球;杜蘭特說,他的三分球進步瞭……這些都是真的,但都不是重點。
前 主帥PJ卡列西莫和騎士的邁克·佈朗都有著馬刺出身的職業病:他們天真的以為,所有球隊都能習慣馬刺那樣細致繁瑣的半場進攻——就像那些每天在辦公室看著 數據說房價不高經濟狀況良好的經濟學傢。佈魯克斯上任雷霆主帥,立刻把雷霆的戰術冊從一本《資治通鑒》精簡成瞭一本大排擋菜單,然後——最重要的改革:
他讓凱文·杜蘭特去打瞭小前鋒。
回 憶一下他的優點:206公分身高,長得活象章魚臂膀般的胳膊,投籃出手點幾乎平齊籃筐,細膩的手指感覺,德雷克斯勒般的大步切入,速度、協調性、節奏感、 可以在離籃8米內任何地方投籃。在打得分後衛時,他隻能每晚跳投。比起後衛們來,他的持球技巧全部作廢,隻好依靠身高跳投。這樣他的作用和一個射程更遠的 伊爾戈斯卡斯或馬特·邦納就幾無區別瞭。而在他來到小前鋒位置後,全聯盟小前鋒都要崩潰瞭:他更快、更高、更靈巧,而且你隻要給他一步空間,他會立刻在你 頭頂跳投。
由於 更多在側翼活動,而且對手又不是之前靈巧老辣們的後衛,他的空切接球跳投、一對一運球擺脫,不必再擔心被包夾叢推擠搶斷瞭。因為有瞭速度優勢,他讓防守者 更加恐慌:他做一個後撤步,你就必須傻呵呵的上前貼防——放任一個43%命中率的長臂三分手投籃是會被教練槍斃的——然後你就等著他撩開兩條鴕鳥腿,從你 身旁繞過吧。他可以做一個風箏般飄飄蕩蕩的扣籃,或者高興瞭就給你看一眼托尼·帕克式的拋射。
簡 而言之,八個月間,這個孩子從21世紀最令人懷疑的年度新秀、射失之王,變身成為聯盟最高效、最防不勝防——這兩項特質很難統一——的得分手,他偉大的 2009年證明瞭之前讓他打得分後衛是多麼大的摧殘和浪費。佈魯克斯主教練也許不比卡列西莫那麼經驗豐富,但他顯然會做以下一個加減題:
杜蘭特的優點:身高、速度、一對一持球技巧、擺脫後跳投能力。
對位得分後衛時:
身高優勢:大;速度優勢:無;一對一持球優勢:無;擺脫後跳投能力優勢:無。
對位小前鋒時:
身高優勢:小;速度優勢:小:一對一持球優勢:中;擺脫後跳投能力優勢:大。
多麼簡單的田忌賽馬題。
老三篇:威爾特·張伯倫
1966 年夏天發生瞭三件事:張大帥伯倫連續第七個得分王,紅衣主教把主帥位置讓給瞭比爾·拉塞爾使後者成為職業體育界第一位黑人主教練,凱爾特人八連冠。先前還 抗議凱爾特人暴政、每看湖人在總決賽把他們逼到死角就彈冠相慶的媒體,也開始得瞭斯德哥爾摩綜合癥般,產生瞭“凱爾特人要統治地球一萬年”的預感。他們用 一種沮喪、慶幸、因被奴役而快樂的情緒感嘆:“幸虧1958年聖路易斯鷹隊奪瞭一冠,不然他們就十連冠瞭。”
於是費城請來瞭1958年鷹隊主教練阿列克斯“禿鷲”漢納姆。
老 禿鷲和費城的張伯倫,1963年就有恩怨。當時,二人在勇士做師徒,禿鷲對張伯倫擺出一副“畢竟老子擊敗過凱爾特人”的資格,痛說革命傢史:“你一場得 100分,拿不瞭冠軍!多傳球防守,少投籃!”被張大帥投以鄙視之眼神後,禿鷲大怒:“出球館,單練去!”按禿鷲與張伯倫體格,可參考科比之於鯊魚。球員 一看不好,急忙拆開。這頓殺威棒沒白打:前兩季場均50分、45分的大帥,打完63-64季場均不到37分。1966年,二人費城重逢,禿鷲重提舊調:少 得分,多傳球,防守!學人傢拉塞爾!
1966-67 季費城,人員與前一季無甚區別。張大帥外,還有明星後衛哈爾·格裡爾,北卡左撇子袋鼠比利·康寧漢,以及一群傑克遜、沃克、瓊斯等射手。禿鷲變化如下:以 往費城主要輪換陣容是六位;本季,主要輪換陣容擴到七位,上場時間更平均,防守端,大量跑動,輪轉貼防,嚴厲限制對手的跳投,堵中放邊,放任甚至是鼓勵對 手從翼側切入。奇特·沃克如是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