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18:25:03
“防守端我們就是朝翼側逼迫,等張伯倫協防,看他們夠不夠膽在張伯倫頭頂投籃。”
那一季費城最常見的風景:外圍四小使出追女朋友的勁粘乎著,對面煩瞭,走兩翼邊門企圖逃脫,黑鐵塔張伯倫出現堵門。1967年東部決賽,薩姆·瓊斯和哈夫利切克找到瞭辦法:逃脫追兵直走底線,尚不到禁區張伯倫的統治范圍,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急停跳投!
結果是,起飛的轟鳴聲尚未傳來,他們就眼前一黑:張伯倫從禁區裡起飛,手指從籃筐以上20公分的高度,把禁區外一米投出的球蓋瞭出去。
然 後呢?張伯倫一記飛傳直甩前場,而自己則慢吞吞最後一個跑過中線。乍看錄象帶,你會以為他腿腳老邁,拖滿球隊節奏。但這卻是漢納姆精彩的安排。1964年 總決賽,凱爾特人看張伯倫喜歡快馬加鞭帶隊過中場,於是搶斷快傳,直撲後場者不知凡幾。而這季,打費城快攻可沒這麼容易瞭。東部決賽,張伯倫壓陣慢騰騰碾 過中場,眼尾瞥見哈夫利切克搶斷快攻,翻身就追,一個神龍擺尾,幾乎把球嵌進籃板。
他 的偉大防守最大限度的轉換成瞭快攻:蓋帽或籃板,第一時間扔鐵餅般把球飛過半場,康寧漢、格裡爾立刻開始一對一。當季費城場均投籃101次罰球42次,轟 下125分。妙在張伯倫投籃隊上並列第三,剛到14次。落位半場時,他一接球就東張西望、到處尋找隊友,吉米·沃克風騷無比的表示,“我們的進攻好比擠 奶,看誰手熱瞭奶漲瞭就把球給他,讓他擠兩把。”於是全隊有六人場均12分開外。他自己大幅度減少瞭年輕時酷愛但命中率低下的底線中投、人群裡的強行勾手 之類。甚至連他那經典的、仿佛受驚鴕鳥一樣撂起長腿後仰擦板投籃也稀少瞭。他滿足於接格裡爾的吊球,在對方圍堵之前起跳頭齊籃筐,一記雙手扣籃解決問題, 或是幹脆在人群裡跳起,把前場籃板按進籃筐。1980年,NBA官方如此評價他帶領的1967年費城:“團體協作的典范!”
於 是費城68勝13負。張伯倫把霸占七年的得分王讓給瞭裡克·巴裡,但助攻卻到瞭聯盟第三的場均7.8次。1967年總決賽,費城打敗新科得分王巴裡的勇士 奪冠。張伯倫上電視教導小朋友:“當一個隊大多數投籃集中於一個人時,就很難取得勝利瞭!”——那意思是:咱已洗心革面團隊至上啦,至於1962年3月2 日得100分……那是啥,咱不知道!
當 然,最讓他得勁的還是1967年擊敗凱爾特人之夜:史冊上永遠與他膠著在一起的死敵拉塞爾跑到更衣室摸著他的臉誇他“做得好”,賓館房間門外絡繹不絕排著 隊等他臨幸的美女,他酷相十足的指揮隊員“別慶祝,我們還沒冠軍呢”,以及費城觀眾高舉的旗幟:“波士頓死瞭!他們終於死瞭!”。邪惡的、野草般堅韌的、 體育史上最強大的帝國被他一個人擊垮,這是他職業生涯的最高點。但薩姆·瓊斯的評論一針見血:“我們不是敗給張伯倫,而是敗給自己——1967年張伯倫的 費城,比凱爾特人還像凱爾特人!”
實際上,從1966-74年,即他職業生涯的後半生,尤其是拉塞爾1969年退役之後,張伯倫成為瞭另一個拉塞爾。這是一次神奇的轉型:張伯倫把他所有的特質扭轉瞭180度,變成瞭與自己仇恨的、對立的形象。用拉塞爾的方式擊敗瞭拉塞爾,是對自己對手最高的致敬。
拉裡·伯德
拉 裡·伯德降臨到這個世界的任務之一,也許是為瞭征服籃球世界所有的技術環節,並做到極致,就像文斯·卡特把扣籃做到極致一樣。最初,他是完美的中投手、罰 球手,1981年東部決賽,當J博士來對位他時,他又用無數背打後轉身,陀螺般旋轉耍弄瞭後者。他的運球,依照快船隊助教堂·凱西的說法:“全世界都會被 他欺騙,尤其是他的撤步。他撤步飛快,你急速貼近時失去平衡,他於是從你身旁繞過。”他的罰球四次領銜聯盟,他職業生涯前六年場均籃板球全是二位 數,1981年總決賽他面對偉大的摩西·馬龍場均15個籃板,麥克海爾認為“他抓籃板的秘訣是他雙手的力量……但他同時也精通一切籃板技巧。”捎 帶,1984年擊敗湖人奪冠後的采訪,他還征服瞭NBA歷史上口才最好的人之一:
記者、主教、伯德在場。
記者:“您對比賽有什麼好說的嗎?主教?”
主教“噢,沒有沒有。你看,我沒出場,我得瞭0分。你應該問那些包辦所有分數的傢夥。”
記者:“可是,難道不是您把得瞭那些分數的人都招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