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11:06:56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錦瑟》李商隱
1.
記得念大一的時候,我曾錯過一個姑娘。
我要說她長得跟小龍女一樣清新脫俗冰肌玉骨你一定不信吧,但多年之後的我,依舊是這樣認為的——也不知道是因為漫長的歲月,把她給美化瞭;還是最開始的悸動,就是如此深刻。
記得我們是在圖書館認識的——當然,如果不知道一個人的名字,也算是認識的話。
那是一個夏天的傍晚,我在看書,窗外風雲巨變,突然下起瞭大雨,很多人都陸續離開瞭。偌大的一樓,悄然間便剩下我們倆,面對面坐著,直到圖書館關門。
在接下來的一周,我們都非常有默契地,於傍晚時分,相聚於同一張書桌,同樣是坐到打樣。
每次我都跟自己說,要跟她說話,小紙條要給她,趕緊要電話號碼吧傻蛋……可我卻一直沒有勇氣,每次都分開後,才咬牙切齒地發誓道,明天她要是還來,我一定會開口。
然並卵,第二天還是一樣,偶有眼神觸碰,卻依舊相顧無言。直到第6天,她再也沒來瞭,而且後來也沒出現過,直到大學畢業,直到多年後的今天,直至接下來的似水流年......
著名的導演王傢衛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有時候遇到一個人,很有意思,很投緣,可是後來再也沒有見過。”
其實,我一直對這句話不太理解。如今我總算明白瞭一些:
這世界哪有這麼多的重聚,在那似水流年的生活中,很多人一旦錯過,便是一輩子。
2.
在影視劇裡,經常會發生這樣一個場景:兩個帶著主角光環的人,於人海茫茫中走失,擦肩,但總會在峰回路轉後重聚,然後過上幸福的日子,比如說《不二情書》裡的吳秀波和湯維,還有《轉角遇到愛》裡的大S和小豬,最玄乎的要屬《仙劍奇俠傳》裡的霍建華跟唐嫣瞭,三世三生都能夠戀在一起。
誠然,這樣的愛情給人一種宿命論的唯美,帶給人們美好的希望。但現實卻未必如此,愛情往往像是兩條直線,要麼永遠平行,無緣交集;要麼交錯過後,永遠無法重聚……所以我們的建華哥哥還是跟心如姐姐走在瞭一起。
前陣子,有一部熱門電影《大魚海棠》,勾勒出瞭一份美好的畫面:“每一條大魚,都會相遇;每一個人,都會重聚。”
整部電影觀完後,帶有宿命色彩的生命輪回,和飽含詩意的情感抒泄,如同宮崎駿的童話般席面而來。然而,哪怕是理想主義者如我,對這份重聚的念想和情愫,也是抱著莫大的懷疑。
我記得星爺在電影《國產007》裡有一句臺詞,看似無厘頭的同時,亦藏著人生的哲理。
在電影的開頭,一個姑娘向正在賣豬肉的星爺要過夜費。星爺說最近生意不好,所以給幾塊豬肉頂住先。
結果那姑娘嬌叱一聲,說“你好樣的,我們山水有相逢。”
這時,星爺淡定地答道:“有興趣的話,不如今晚再相逢。”
3.
作傢村上春樹曾經說過: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瞭,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這番頗有深意的話,似乎在告訴我們:錯過的人們,終會因為某種原因,而再次相逢。
然而,隻要你把前面的森林和迷失連在一起,就會發現,其實這裡講得更多的是:同一類的人會再次相逢,而非同一個人。
這也是著名的“吸引力法則”:人們總是會傾向於吸引到同樣磁場的人。也難怪在《竹馬翻譯官》裡,有這麼一句話:“青梅枯萎,竹馬老去,從此我愛上的每一個人都像你。”
隻不過,“人的一生中會遇到2920萬人,兩個人相愛的概率是0.000049。”凡塵俗世,相愛已如此艱難,更別說錯過後的重聚瞭。
4.
眾所周知,不管是大到恐怖危機(最近法國和土耳其都不太平),飛機失聯,水災泛濫,作奸犯科,還是小到交通肇事,電梯事故,走在大馬路上頭頂砸下來的異物……在這個永遠分泌著荷爾蒙的世界裡,總是交錯著各式各樣的偶然,而每一個偶然,都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所以,我媽從小就教育我,過瞭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且行且珍惜吧孩子。別到時,想吃這個饅頭,也沒有這個面。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你們在“此去經年”後,依舊能於滾滾紅塵中,再次“執手相看淚眼”,但彼此之間,也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他/她瞭。 古希臘哲學傢赫拉克利特就曾說過,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對此,南宋詩人陸遊也一定是感同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