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6 11:51:09
07 確認偏誤之一
確認偏誤是所有思維錯誤之父——它傾向於這樣詮釋新信息,讓它們與我們現有的理論、世界觀和信念相兼容。換句話說:我們過濾掉與我們的現有觀點相矛盾(因此被稱作反駁證據,不過它缺少合適的德語表達)的新信息。這是危險的。赫胥黎說過:“事實不因為被忽視而消失。”但我們恰恰是這麼做的。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也知道這一點,“人類最擅長這樣過濾新信息,使現有解釋仍然成立”。很可能,巴菲特之所以這麼成功,就是因為他瞭解確認偏誤的危險,於是強迫自己換位思考。
“特殊情況”這個詞,更仔細地傾聽是值得的。它的背後經常隱藏著很普通的反駁證據。你最好是像達爾文那樣去做:他年輕時就習慣於系統地克服確認偏誤。一旦他的觀察與他的理論相矛盾,他就會特別認真地對待它們。他始終隨身攜帶著一個筆記本,強迫自己在30分鐘之內記錄下與他的理論相矛盾的觀察。他知道,大腦在30分鐘後會主動“忘記”反駁證據。他對他的理論越堅定,他就會越發積極地尋找矛盾的觀察。
08 確認偏誤之二
慈善傢和憤世嫉俗者,雙方都將過濾掉反駁證據(相反的證據),得到支撐他們世界觀的大量證明。
柏林克羅伊茲貝格區的房產還是咖喱烤腸的價格? 宗教信念和哲學信念因其含糊性更是確認偏誤的傑出溫床,它在這裡瘋狂地滋生。信徒們一步步看到神存在的證明。神不直接現身——除瞭向沙漠裡和偏僻山村裡的文盲現身,從不出現在法蘭克福或紐約這樣的都市裡——這表明確認偏誤是多麼強大,就連最有力的異議也被過濾掉瞭。
該死的是認識不到確認偏誤。當然,我們不喜歡我們的信念被攻擊得千瘡百孔。但實際情況不是我們在我們的信念前豎起瞭一塊擋箭牌,實際情況恰似對方在使用消音器朝我們射擊:子彈落下,而我們聽不到槍聲。
我們怎樣才能保護自己呢?作傢亞瑟·奎勒·庫奇的一句話很有幫助:“幹掉你的寵兒。”他的這句話是對那些經常舍不得刪除漂亮但多餘的句子的作傢們講的。他的呼籲不僅適用於優柔寡斷的作者,也適用於我們大傢。 結論:請你與確認偏誤作鬥爭。請你寫下你的信條——有關世界觀、投資、婚姻、健康預防措施、節食、成功策略的,然後尋找反駁證據。幹掉自己最心愛的理論,這是一樁艱苦的工作,但作為聰明人士,你不會躲避的。
09 權威偏誤
關於權威有兩個問題。首先是令人警醒的跟蹤記錄。這個星球上有大約100萬受過培訓的經濟學傢,沒有一位精確預言瞭金融危機發生的時間,更別說房地產泡沫的破裂、信用違約互換的瓦解直到通貨膨脹引發的經濟危機的順序瞭。再沒有哪個專傢群體失靈得比這更驚人瞭。讓我們再舉一個醫學界的例子:事實可以證明,在1900年之前,病人都不怎麼去看醫生,因為醫生隻會使病情惡化(由於當時衛生條件不夠,醫生隻會采用放血和其他不當方法)。 其次,經常可以證明,權威也會出錯。
專傢們希望被人認出,為此他們必須用某種信號顯示他們的身份。醫生和研究人員是通過他們的白大褂,銀行行長則是通過西服和領帶。領帶沒有作用,它隻是一種信號。國王們頭戴王冠,軍隊中有軍銜標志,基督教會裡的權威信號更是明顯。其他信號還有名人訪談的邀請、圖書和其他出版物等。
不管什麼時候遇到一位專傢,我都會設法向他挑戰。請你也這麼做。你對權威的批判性越強,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10 對比效應
我們很難作出絕對的判斷。 對比效應是常見的思維錯誤之一。你會為你的新車訂購真皮車座,因為你覺得3000歐元相對於6萬歐元的車價來說隻是筆小錢。所有靠銷售裝潢用品生存的部門都在玩弄這一把戲。
們就像鳥兒聽到槍聲一樣會對對比做出反應。我們撲翅飛起,很快行動起來。不利的一面是,我們發覺不到逐漸發生的小變化。魔術師能夠偷走你的表,是因為他對你身體的另一部位使勁用力,讓你根本註意不到你手腕上的輕微接觸。我們同樣不會註意我們的錢是如何消失的。它的價值不斷下跌,但我們發覺不到,因為通貨膨脹是逐漸發生的。假如它以無情的稅收形式讓我們承擔——原則上是這樣的——我們就會發怒。
11 現成偏誤
它們更現成。 現成偏誤是指:我們依據現成的例子來想象世界。這當然是愚蠢的,因為外界現實中的某種東西不會因為我們更容易想到而出現得更頻繁。 由於現成偏誤,我們的腦子裡總有一張錯誤的風險卡。於是我們系統性地高估瞭因飛機墜毀、汽車事故或謀殺而遇難的風險。我們低估瞭因為糖尿病或胃癌這樣不太能引起轟動的方式死亡的風險。炸彈襲擊要比我們認為的少得多,抑鬱癥則要常見得多。壯觀、華麗或大聲的一切,我們都高估瞭它們出現的概率。而無聲、無形的一切,我們都低估瞭它們出現的概率。因為我們的大腦更容易接受壯觀、華麗或大聲的東西。我們的大腦是劇本式思維的,而不是量化思維的。 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