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思考的藝術

2016-10-16 11:51:09

應對辦法:請與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跟那些與你擁有截然不同經驗的人合作。因為你獨自戰勝不瞭現成偏誤。

12 在好轉之前會先惡化

“在好轉之前會先惡化”的陷阱是確認偏誤的一種變體。使用這個花招大大有利於一個對專業一竅不通或對事情沒有把握的專業人員。如果情況繼續走下坡路,就證明瞭他的預言是正確的。如果情況意外地回升瞭,客戶開心,專業人員則可以將好轉歸功於他的能力。不管怎樣——他總是對的。

結論:如果有人說:“在好轉之前會先惡化”,你腦子裡就應該敲響警鐘。不過請小心:確實有那樣的情形,先是再次下滑然後回升。事業的轉換可能會耗費時間,會造成停發工資。一個企業的重組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所有這些情況,人們很快就能看出措施是否有效。裡程碑是明確的,是可以檢測的。請你望著裡程碑,而不是望著天空。

13 故事偏誤

故事偏誤是指:用故事扭曲和簡化現實,它們排斥不合適編進故事的一切。

結論:從自傳到世界大事——我們將一切炮制成有“意義”的故事。我們這樣做是在扭曲真相——這會影響我們決定的質量。應對方法:請你將這些故事拆解開來。請你問問自己:這些故事想隱藏什麼?訓練方法:請你設法用無關聯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會吃驚的。

14 事後諸葛亮

為我們是事後諸葛亮偏誤(英語叫作“hindsight bias”)的受害者。

事後諸葛亮偏誤絕對是最頑固的思維錯誤之一,可以恰如其分地稱為“我早知道現象”,即事後回顧時一切都顯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 事後回顧時,一位靠幸運獲得成功的首席執行官,對他的成功概率的估計要遠遠高於客觀估計。

事後諸葛亮偏誤為什麼這麼危險呢?因為它讓我們相信自己是很好的預言傢,而事實卻不是這樣。這會導致我們傲慢,誤導我們作出錯誤的決定。在私事上也是如此。

這建議更多是來自個人經驗而不是科學:請你記日記。請你寫下你的預測——有關政治、事業、體重、股市等。請你不時地拿你的記載與實際情況相比較。你會驚訝你是個多麼糟糕的預測傢。另外,請你也同樣讀歷史。不是事後的、成熟的理論,而是那個時代的日記、剪報、備忘錄。這會讓你更好地感覺到世界的不可預見性。

15 司機的知識

查理·芒格是全球最優秀的投資傢之一,普朗克的故事我就是從他那裡聽來的。他認為知識有兩種:一種是真知識,來自那些投入大量時間和思考以獲得知識的人們;另一種就是司機的知識,按芒格故事裡的意思,司機是指那些裝得好像他們知道的人。他們會模仿別人表演,他們也可能擁有動聽的聲音或具有說服力的形象。但他們傳播的知識是空洞的,他們高談闊論地揮霍著華麗詞匯。

巴菲特的生活信條是:“請認清你的能力范圍,並待在裡面。這個范圍有多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這個范圍的界線在哪裡。”查理·芒格重復說:“你必須找出自己的才能在哪裡。我幾乎可以向你保證,如果你必須在你的能力范圍之外碰運氣,你的職業生涯將會非常糟糕。

16控制錯覺

控制錯覺是指:相信我們能夠控制或影響某種我們客觀上無法控制或影響的東西的傾向。這是詹金斯和沃德兩位研究人員在1965年發現的。試驗規則很簡單:兩隻開關和一盞燈,燈或開或關。詹金斯和沃德可以調節開關和燈光互相制約的強度。即使是在燈純屬偶然地開、關的情況下,受試者也堅信,按開關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燈。 一位美國科學傢將人

央行行長和經濟部長也常常使用“安慰按鈕”的伎倆。這些按鈕是不起作用的,日本人20多年前就看出來瞭,美國人是近幾年才看出來的。但我們聽任他們這麼做,他們也繼續這麼做著。承認世界經濟是個基本上無法操縱的系統,對所有參與者都是無法忍受的。 那麼你呢?你控制瞭你的生活嗎?你實際控制的很可能比你以為的要少。你別以為自己是那個淡泊地克制自己的馬爾克·奧萊爾,你更像是那個戴紅帽子的男人。因此,請你將註意力集中於你真正能影響的少量東西——堅定不移地隻關註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聽之任之吧。

17 激勵過敏傾向

這是激勵過敏傾向的例子。它先是說明瞭一個平庸的事實:人們會對激勵機制做出反應。

請小心激勵過敏傾向。如果你對某個人或某個組織的行為感到吃驚,請你想想,那後面隱藏著什麼激勵機制。我保證,你可以這樣解釋90%的行為。激情、精神疾病、心理障礙或惡意最多占到10%。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走進一傢漁具店,突然在一個支架前停下,拿起一隻一閃一閃、引人註目的塑料魚餌,問店主:“請問,魚類真的會喜歡這種東西嗎?”店主笑笑:“查理,這玩意兒我們可不是賣給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