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可愛與局限

2016-11-22 11:01:59

文/雪漠

作為作傢,我有個職業病,就是習慣於觀察女性,研究女性。我發現,眾多女性的主體意識還沒有覺醒。當然,不隻女性,我們的傳統文化,本身就存在這個問題。它是一個通病。

以前,我對女性有偏見,總覺得跟女人打交道很麻煩。因為,女性喜歡聽好話,我卻不會違心地討好別人。於是,女人們便覺得我木訥、無趣、沒情調。總之,不討她們喜歡。後來,我也遇到瞭一些很優秀的女性,但我發現,那些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女性,想要繼續向上突破、自我超越——並非名利上、職位上的突破,而是心靈成長上的突破——仍然很難。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她們束縛瞭自己。

她們總是不夠自信,在“女性”這個概念的約束下,給自己設置瞭很多條條框框。例如,她們或許會覺得自己不如男性,不可能達到某種高度、某種境界,或者覺得自己到瞭一定的時候,就要嫁人、生孩子,走得太高也沒有用,等等。事實可能不是這樣,但假如她們真的這麼想,就一定到不瞭那種高度與境界。

我舉個例子:如果你從小把一匹馬拴在小樹樁上,它怎麼掙都掙不脫,幾天後,它就會放棄。即使後來長成大馬,頭輕輕一掄,就能把樹樁拔起,它也不會去掙瞭。很多女性都是這樣。剛開始,制約她們發展的,僅僅是傳統習俗,或者某種潛規則,到瞭最後,即使客觀條件允許她們發揮某種才能,她們也不會去努力瞭。換句話說,好多女性不是真的到不瞭某種境界,而是自己放棄瞭。這與生理無關,主要還是心理和觀念的問題,也是自信心的問題。當然,不隻女性,每個人在面對成長時,都會面臨這個問題。

另外,制約女性發展的,還有一個“情”字。

很多女性有理想,有抱負,對人生也有更高的追求,但她經常把所有東西,都建立在情感上。一旦情感的基石動搖瞭,她就會自己把美好的構想全給打碎。這是很可怕的。因為,情感本身就是一種脆弱、善變的東西。好多女性註定成不瞭大氣候,沒有大成就,就是這個原因。

而且,女性天性虛榮,對感官美有種天生的追求。例如,她們喜歡打扮,希望得到異性的贊美與青睞,也就是所謂的“女為悅己者容”。還有諸多生理上的原因,也會輕易引起她們細微的心理變化,形成一種放縱的情緒。她們天性中的感性成分過強,理性成分相對弱一些,追求某種東西時,很容易會失去理智。這些失控的、非理性的東西,會在她們追求真理的過程中,造成很大障礙。所以,她們必須自我約束。

對於這部分女性,我推薦安徒生經典童話《海的女兒》。不要把它當成兒童讀物,要知道,好的童話,不僅僅是寫給孩子們看的,也是寫給成年人看的。那裡面,包含瞭很多真理。

當然,好多女孩子童年時都讀過這部童話,但我不知道,真正讀懂的人,有多少。在我看來,其中包含瞭女性最可貴的美德,和女性成長的真理。而且,那真理不是仙女說的,它來自巫婆的忠告。很多女孩子在憧憬灰姑娘的奇跡,夢想嫁給王子,“從此過上幸福生活”時,可能會忽略這些重要信息。

《海的女兒》打破瞭公主嫁給王子、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是一則少有的悲劇。正因為它是悲劇,美人魚公主才深深地打動瞭全世界讀者的心,成為丹麥的文化形象,世代相傳。那些感情用事,理性思考不足,將情感、婚姻、傢庭作為生活主旋律的女性,更應該用心品味這個故事。

人魚公主十五歲第一次浮上海面,遇到落水的王子。她救起王子,然後回到海底,但她愛上瞭這個人類。因為愛,她的思想發生瞭很大的變化,她渴望更大的世界,也渴望美好的愛情。當老祖母和姐姐們無法為她解惑時,她就用甜美的嗓音,跟海底的巫婆換來魔藥,讓自己脫胎換骨,變成瞭人類,還被王子接進皇宮。但是,脫胎換骨的代價,讓她無法告訴王子,真正救瞭他的人,不是人類公主,而是自己。最後,在王子的新婚之夜,姐姐們從巫婆那裡換來一把刀,想讓小美人魚殺死王子,重新回到海底,但她最後還是選擇犧牲自己,成全王子的幸福。

這個故事展現瞭女性的浪漫,女性對幸福的憧憬,也展現瞭女性最可貴的美德:善良、真誠、忠貞。為瞭愛,為瞭夢想,為瞭信仰,貌似柔弱的女性會迸發出驚人的勇氣、堅強和力量。她們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甘願忍受苦難、屈辱,甘願奉獻一切,哪怕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