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2 14:02:55
父親母親看到我笑瞭,他們也笑瞭。
2016年的春節我和蘇裡從法蘭克福回到張鎮,陪父母、弟弟弟媳侄女及親人們一起過瞭溫馨年。嘟嘟因沒有假期,沒有一起同行。父母說,嘟嘟一起回來就團圓瞭。
父親母親的眉頭慢慢舒展開瞭。弟弟和弟媳夫妻倆的勤儉持傢和在親朋好友的支持下,2010年張金鎮瞭推掉平房蓋瞭三層小樓,2016年年底買瞭小車。弟弟和弟媳及二個女兒的小傢過得樸實溫馨。讓他們抄心不已的女兒有瞭安穩的小傢。洋女婿也尊重中國人的傳統支持她們的女兒補助父母的養老費用。母親每月在姨父幫助2010年有瞭養老保險,父親現在有瞭身份證情況下有瞭醫療保險和一點養老補助。
蘇裡在電話中叫爸爸媽媽,母親笑著說像小牛櫝叫媽媽。德國人說話的小舌音喉音重。這讓父親母親笑得合不攏嘴。蘇裡還在電話叫‘得兒’。他說這太好記。德國郵政的是‘DHL’。
德國人都知道,中國近幾年經濟持續的發展。中國人民國泰民安,習主席為首的政府大力反腐倡廉,冶國為民。我深為中國人感到驕傲自豪。
有一天我的女兒-嘟,他們的孫女也會離開,開始她的生活。我們又和我們的父親母親一樣,想像著、念叨著 ……
多少年以後,我們便成瞭你們。我的父親、母親。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
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幹啥,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爸媽,我們的祖國。
註:文中插圖是我女兒嘟嘟畫的~
點評:
深夜裡,慢慢地看著這篇傢書,心中感慨萬千,無論是父輩的旗幟還是母親的足跡,我們都會重走一次,也許腳步不一樣,也許方向不同,但內核卻相差無幾。 這是兩代人的經歷,真的很不容易,時間讓一切變得更加有意義,因為無論我們走多遠,來自我們出生的地方,有我們永遠的牽掛。 嘟嘟的插畫畫得非常有愛,我們經歷的也正在悄悄地影響著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