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8 11:00:26
有一句眾所周知的俗語,叫做“浪子回頭金不換”。
但但凡是有足夠生活閱歷與眼界的人想必都清楚,浪子回頭這種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一個在婚姻中經常出軌的人能變得忠貞,一個嗜賭的人能戒掉毒癮,一個強調選專業要看重經濟回報的父親能夠理解熱愛鋼琴的女兒,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往往小到——隻會在電視劇和小說裡上演。
在這裡,我們要討論的不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之類的關乎人的本性的問題,而是我通過觀察和思考發現的,一個導致人很難改變,導致人與人之間很難相互理解的根本因素,我將其稱為——「本位價值標準」。
(在這裡我先要建議你將這篇文章收藏起來,因為後面講的內容領會和理解起來會比較艱澀,你可能需要將這篇文章反復閱讀四五遍才能讀懂我想教給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但我強烈建議你不要因為怕麻煩而錯過瞭這個稍微有些繁瑣的學習過程,因為哪怕你隻領會瞭後面我所提到的一種思維方法,那麼從現在起你看到的世界就會是和以前不一樣的。)
我發現這個概念的起因是,在一個商場裡,我看到一對母女在買衣服。
母親說,你買這個粉紅色的吧,粉色的好看。
女兒說,我喜歡那個白色的,款式很洋氣。
然後她們兩個就陷入瞭爭執之中,母親強調這個顏色好看,女兒強調那個款式洋氣。
通過對這對母女的觀察我迅速理解到瞭一個關鍵點,他們兩個對買衣服這件事的評判標準是不一樣的。
母親的標準是:衣服的顏色漂不漂亮。
女兒的標準是:衣服的款式好不好看。
重點就在於這個評判標準上。
對於這個概念稍一推敲你會發現,人的很多評判標準和價值傾向通常是固定不變的。
比如你在街上看美女的時候總傾向於看那些腿長的,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總會下意識的想先尋找有沒有什麼捷徑,那些嗜賭和出軌的人傾向於優先讓自身欲望得到滿足。
那麼這種在一個人身上固定下來的評判標準和價值傾向,就是我所說的「本位價值標準」——一個人在處理同類問題時總是按照這個標準去評判,一個人在做出選擇時總是帶有這一種價值傾向。
所以認清一個人的本質的關鍵,就在於摸清楚這個人的「本位價值標準」究竟是什麼。
通常而言,從五個維度上對一個人的本位價值標準做出分析之後,基本你就能夠對這個做出大致的判斷瞭。
這五個維度是:
傾向於「自我」是指將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人際交往中通常都能很好的去保護自己的利益和尊嚴;
傾向於「他人」的通常比較擅長照顧他人和為他人付出,能很好的協調人際關系,並擁有不錯的人緣;
傾向於「欲望」的人通常會有些冷血,並且在追求自身欲望的滿足時會很投入。嗜賭的人在賭博時、追求權力的人整夜不成眠的算計時、有名校情結的人用功讀書時,這些在本質上都是相通的;
傾向於「責任」的人通常都會是很不錯的妻子/丈夫、子女/父母、領導/下屬。這一種傾向的人一般會心智比較成熟,但如果是那種從小在原生傢庭中形成的過度負責的話,則是比較悲哀的;
傾向於「理性」的人會更務實,有著縝密的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缺陷也很可能在於,他們很難體會和理解到情感世界中的細節和過程;
傾向於「感性」的人會更加關註生活中的細節和自身的感受,他們通常會很敏感,對生活體驗會有著更為強烈的反應;
傾向於「未來」的人看問題會目光長遠或是好高騖遠,他們通常都有些浪漫主義,他們會因為對未來美好的期待而熱愛生活,或是因為對未來的悲觀預測而消沉失落;
傾向於「現在」的人能心安的活在當下或是及時行樂,他們通常會偏向現實主義,他們能充分的享受當下生活的每一秒,或是限於一時的困境而灰心喪氣;
傾向於「真實」的人通常都會直率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類往往都是值得信任的,並且做事都比較的腳踏實地,但他們的直率有很多時候也會很容易傷人;
傾向於「虛偽」的人往往會更加靈活,他們思路活躍,不淤泥阻滯,但通常可能會不夠沉穩,且好鉆營,反而往往會舍本逐末,或是隻會做些表面功夫;
但在用這五個維度試圖去分析一個人之前,還要先確定的一個前提是:這個人在這一維度上是「成熟」的還是「幼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