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98)這個世界說到底還是自己成全自己
2017-03-13 11:05:28
智慧:
如何處理和那些對你有敵意、藐視你的人的關系?“不要為他做一件事,而是讓他為你做一件事。”這就是著名的“富蘭克林法則”。曾經,本傑明•富蘭克林有一個政治上的競爭對手,經常說他的壞話。富蘭克林沒有氣到跳腳,而是給這位紳士寫瞭一封信。信中說,聽說您的私人圖書館裡有一本很罕見的書,請求借閱。對方收到信,馬上借給富蘭克林所要的書,兩個人從此盡釋前嫌。——何帆讀書的一個妙處,它不僅是求知,還會改變我們對世界的刻板印象,讓我們對原來那些堅信不移的看法,變得猶豫起來。上帝創建瞭一間叫宇宙的實驗室,在銀河系實驗臺上點亮瞭一盞叫太陽的能源燈,往地球這個培皿裡滴瞭幾滴營養液,培養出一種叫人類的細菌。他們每天都在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所謂入世的強者,是用實實在在的人生歷練,告訴你如何在社會、事業中披荊斬棘、蟾宮折桂的人。世事本無對錯,隻是每個人位置不同,心裡願望不同,渴望信守的東西不同,所以各自表達的觀念也會有所不同。我們的心,如一面鏡子,本應該映照出真實的世界。但,舊有的生活閱歷如斑斑污垢,塗滿瞭鏡面。而現實感受所滋生出的情緒,又如同裊裊升起的蒸氣,遮迷瞭我們的視線。要勇敢的面對真實的自我,修其心,礪其志,化其怯,壯其氣。在錯誤中成長,成為一個具有幫助別人能力的人。自由的第一個條件,不言而喻就是沒有恐懼 —— 不但沒有外界社會給予的恐懼,也沒有內心的不安和恐懼。人活在世上,免不瞭要創造關系。關系處理得當,人就會更多地感受到安全與幸福。處理不當,人則容易毀於焦慮、挫敗、痛苦。越親密、越穩定、容錯性越高的關系,越考驗一個人的修行。因為,在安全的關系中,人都不會去刻意偽裝。你是善,是惡,是強大,是虛弱,都會一一現出原形。每當我們在講公正的時候,背後的含義是說,它是符合效率的。隻有那些讓社會裡每個人都有積極性去積累財富的規則,才是公正的規則;隻有那些讓社會能夠存活下來的規則,才是公正的規則。也就是說,效率決定瞭公平。我們說不能隨便拿人傢的東西,除非你給出補償,如果不給補償,這是不公正的。在我們說這話的時候,它背後的含義是說,如果你隨便拿人傢的東西,那就不會有人有積極性去愛護、積累自己的財富,或者為瞭保護自己的財富,而花瞭太多的努力。
觀點:
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柴靜中國人恥於談錢,覺得一談錢就俗,所以一直忽視“錢規則”。其實,談錢一點都不俗。金錢隻會讓深刻的人更深刻、淺薄的人更淺薄。懂得錢規則的人,人品一定不會太差。錢規則是: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社交在本質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共情社交,一種是功利社交。”所謂共情社交,就是指為獲得情感聯結與情感體驗,或因共同興趣而產生的社交行為。這種社交不涉及利益的交換,隻是為獲得情感與心理上的慰藉與共鳴。所謂功利社交,就是指為達成某一目的,或是從對方身上獲得某種利益而產生的社交行為。這種社交是帶功利性質的,是為瞭獲得信息、知識與物質等的交互傳遞。這兩種社交有根本之別,但我們總喜歡混為一談。記住,能用錢解決的事情,一定不要用人情!碎片化時間是一個基本事實,我們這一代人必須要練成一個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拿到實實在在的知識。生活的任何預測都還是屬於復雜的二級混沌系統。一級混沌系統指的是“不會因為預測而改變”,比如天氣預報就屬於此類,當我們采集的數據越來越多、越精確,就能預報的越準。二級混沌系統指的是“事情會受到預測的影響而改變”,因此永遠無法被準確預測。比如如果你預測到自己明天會出車禍,那麼明天沒有出門。請問你的預測準確麼?在邏輯上不可被證明。寫到這裡忽然想到那求神拜佛之事何嘗不是鉆瞭這一邏輯死結的空子,到最後人們隻能存乎一心罷瞭。——無衣在這個權力對普通民眾來說向來稀缺的社會裡,以“叫魂”罪名來惡意中傷他人成瞭普通人的一種突然可得的權力。對害怕受到迫害的人,它提供瞭一塊盾牌;對想得到好處的人,它提供瞭獎賞;對妒嫉者,它是一種補償;對惡棍,它是一種力量;對虐待狂,他則是一種樂趣。——孔飛力《叫魂》這是一個人人尋找接盤俠的時代,買房子的都想著在最高點賣給別人,做微商的都想著把壓貨賣給別人,買股票的都想著在最高點跑路,大款們都想著在美女姿色消失前甩掉她…拼的是智商和信息不對等,不想淪為接盤俠的方法就是,別老想著天上掉餡餅,沒事就照照鏡子,讓自己的現狀配得上自己的欲望。——@琢磨先生政協開幕式結束後,在被問及對自己這些年的表現打幾分時,崔永元說:“我給自己打100分。”同時,他建議青年人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認為獨立思考越早越好。崔永元說:“每個人肩上都扛著一個腦袋,青年人腦袋跟我們相比更年輕、更靈動、更聰慧,所以我覺得他們一定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輕易相信別人。否則到我們這個年齡會覺得很後悔,因為獨立思考真的是越早越好。”當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復雜程度並不是和人數成正比,而是和人數的平方成正比。有人說過,宏觀經濟學如果隻留下一句話,那就應該是“國傢不是傢庭”。可是,我們總喜歡用傢庭的事兒去類比國傢。其實傢庭內部都是熟人關系,而國傢中主要是陌生人關系,這兩種規律完全不同。治大國,怎麼能如烹小鮮呢?——萬維剛在這個時代裡,沒有人喜歡限制,尤其是表達的自由,和欲望的滿足。所以,這個時代的美學主流依舊是“多即是美”,“大即是美”。在微信這裡情況完全不同,它奉行“少即是多,小而且美”的美學理念。於是,公眾號不存在無限制的表達,強迫作者和編輯從追求量轉為追求質。不要奢望每天一百篇的散射中偶然中一篇,而是認真點射一篇,盡量一擊必中。這樣的話,每一顆子彈在手裡握著要感覺更沉重一些。手指在扳機上也不會隨時覺得很癢,控制不住地就想扣下去。——和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