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i的奇幻漂流

2016-08-13 17:20:31

電影還讓我困惑的一個地方是主人公對暴風雨的一種好奇和狂熱的向往。或許形容的不準確,災難發生的那個夜晚,他就是被暴風雨吸引,離開瞭房間。在海上暴風雨來臨,他喊老虎一起欣賞。給我的感覺是,沒法理解。

不知道是不是信仰的緣故,我指的是宗教的力量,Pi的內心很強大,到瞭那個島上的時候,他覺得是上帝給的一個指示,夜晚看到小島吞沒瞭所有東西,他看到那顆牙齒,覺得是上帝提醒他該離開瞭。因為宗教,他對他的遭遇有一種基於宗教的解釋,這種解釋給瞭他力量。他也質疑過上帝,在海上的時候。但是,他始終覺得,上帝在看著。也許這也是宗教的力量之一:同在感。

記得上次看鏘鏘三人行,講到這部電影,其中一個嘉賓,應該是許子東,他認為,這個故事講得是“他人即地獄”。他是從Pi和老虎的關系出發,把它歸納為三個階段,他還把這個關系引申到瞭人類社會裡,大意是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你以為對方是你的朋友,那不過就是你的錯覺,中間肯定有別的東西在維系著這種關系,如果這個中介消失,對方就會和老虎一樣,頭也不回地走向叢林。不過這是他的看法,聽聽就好,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看自己的電影好瞭。

我看不瞭太復雜的電影,比如間諜啊什麼的,看得比較多的是簡單的愛情故事片,最愛動畫片。這部電影在我看來就是一個故事,故事很不錯,講得很精彩,畫面也很美,所以就不必糾結淡水的問題,主人公的健康問題,小船有那麼牢固嗎,等等。總之,這是一個好故事,值得一看。

原文:少年Pi的奇幻漂流

點評:我也是最近才看的電影,大概是因為先前知道瞭太多的劇情,這趟漂流也就少瞭些奇幻,卻給瞭我更多時間去思考其中的一些細節。李安從來都不會縱情,他隻是個溫柔的人,靦腆著講述內心的哲學。我們懷疑所有的美好,又拒絕承認現實的殘酷。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來戰勝,而是用來相處的,有些東西雖然並不合理,我們卻必須相信,有些東西並不牢固,卻必須依靠。這不是李安電影裡的選擇,這恐怕是擰巴世界裡,人生的選擇。“我心裡有猛虎,在細嗅著薔薇,審視我的心靈吧,親愛的朋友,你應戰栗,因為那裡才是你本來的面目。”——西格夫裡•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