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國學

2016-08-13 17:22:57

二戰期間,有一位美國將軍深入敵後,不幸被敵人堵在瞭地窖裡,敵人在頭上翻箱倒櫃,他的一位隨行人員卻咳嗽起來。將軍給瞭隨從一塊口香糖讓他嚼,以此來壓制咳嗽。但是該隨從嚼瞭一會兒,又伸手來要,理由是:這一塊太沒味道。將軍說:沒味道不奇怪,我給你之前已經嚼瞭兩個鐘頭瞭!我舉這個例子是要說明,四書五經再好,也不能幾千年地念,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換著人地嚼。當然,我沒有這樣地念過四書,不知道其中的好處。有人說,現代的科學、文化,林林總總,盡在儒傢的典籍之中,隻要你認真鉆研。這我倒是相信的,我還相信那塊口香糖再嚼下去,還能嚼出牛肉幹的味道,隻要你不斷地嚼。我個人認為,我們民族最重大的文化傳統,不是孔孟程朱,而是這種鉆研精神。過去鉆研四書五經,現在鉆研《紅樓夢》。我承認,我們晚生一輩在這方面差得很遠,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四書也好,《紅樓夢》也罷,本來隻是幾本書,卻硬要把整個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會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

任何一門學問,即便內容有限而且已經不值得鉆研,但你把它鉆得極深極透,就可以挾之以自重,換言之,讓大傢都佩服你;此後假如再有一人想挾這門學問以自重,就必須鉆得更深更透。此種學問被無數的人這樣鉆過,會成個什麼樣子,實在難以想像。那些鉆進去的人會成個什麼樣子,更是難以想像。古宅鬧鬼,樹老成精,一門學問最後可能變成一種妖怪。就說國學吧,有人說它無所不包,到今天還能拯救世界,雖然我很樂意相信,但還是將信將疑。

摘自:王小波——《思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