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22:19
神龍擺尾,蛇年大吉。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過年瞭過年瞭!普通青年開始放鞭炮串親戚,文藝青年開始吟詩作對寫春聯,苦逼青年還在上班獨自思念在路上。回傢,不需要理由,回傢過年,更不需要理由,因為有父母的地方才能稱得上“傢”!
這此分享兩篇關於“年味兒”的文章,祝我的朋友們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開心快樂,蛇年好運!
一. 每個人的年味
文/梁軍年
小時候盼過年,從寒假一開始,就迫不及待地撕日歷,終於有一天忍不住瞭,一口氣連著撕瞭三張。飯後母親瞄瞭一眼日歷,突然很緊張地說,怎麼這麼快就過年瞭呢,我們的房子還沒刷呢。
過年那天,我們兄弟姊妹四個,在天沒亮的時候就穿上新衣整裝待發,母親追在屁股後面喊,吃完餃子再去拜年,可我們腳底像上瞭發條,這麼快樂的時間哪還有什麼心思吃飯,挨傢挨戶拜年才是當務之急。
母親是那幾天最忙的人。雖然每次母親都在嘮叨過什麼年呀,把人折騰的累死,可我們還是可以看見母親圍在鍋臺邊忙得不亦樂乎。這讓我深切地感受到,過年倘若沒有煙熏火燎的鍋臺,沒有忙前忙後母親的身影,這還能叫過年嗎?
不是為瞭那頓飯菜,而是為瞭那頓飯菜的感覺,為瞭那種一點一點經營起來的快樂和幸福。就好比一大傢子,母親剛炒出一盤新菜,幾個孩子就圍過來這個嘗一口那個偷一嘴,末瞭扔下一句話,怎麼還沒好呀,我們快餓死瞭。
人人都愛過大年,這從趕路人的神情就可以讀出。回傢的時候,我碰見一位在外打工的中年男人。他說他一年沒有回傢瞭,過年瞭回去看看老婆和孩子。他指瞭指自己的包,包裡露出一截玩具車。他說兒子電話裡命令瞭,隻要電動玩具車。他的腳邊還堆著好幾個包,給父母的給弟妹的給老婆的給孩子的,滿滿當當的全是幸福。
我問他過年瞭沒給自己送個禮物嗎?他晃晃手中的手機,感嘆說,這次回去把年夜飯場景拍在手機裡,以後再去哪裡想傢瞭,就把手機掏出來看看拍攝的錄像。
我知道在這部小小的手機裡,會記錄下一傢人的開心和歡樂,這是獨屬他一個人的幸福,也是他未來的力量。
那輛車開得實在是太慢瞭,好幾次他醒過來問我到哪瞭,然後朝著窗口望望(微博),自言自語地說到瞭就快要到瞭。他像個孩子一樣隔著窗戶期盼,神情頗有我當年撕日歷的風范。
每個人都有獨屬於他自己的年味。每個新年到來之際,我們都能美滋滋地享受這個年味,比如我的父親,總會在春節的最後幾天,終於從醉意中完全醒過來,捧著碗看著日歷說,這年怎麼這麼快就過完瞭,我這還沒好好過呢!
原文:http://www.liangjunnian.com/2013.html
二. 年味兒
文/東東槍
槍齊如山在《華北的農村》一書中記載瞭一則與過年有關的舊事——齊如山少小時在鄉中過年,拜年時,拜到一王姓老者傢。見老者臉上有淚痕,就問他為何落淚。老者說是自傢吃不起餃子,大年夜隻熬瞭一鍋稠粥,傢中孩子吃瞭,高興得很,說是又稠又好吃。他聽孩子們說,想起今天傢傢吃餃子,自己傢吃一頓稠粥,孩子就這樣高興,覺得對不住孩子們。齊如山的母親聽完也掉瞭淚,回傢取瞭白面豬肉等物,給王老者傢送去瞭。王老者一見,眼淚就又落瞭下來。而此時間,已又有六七傢親戚鄰人來給送面送肉瞭。
這段故事我很喜歡,覺得越讀越有滋味,盡管也說不清為什麼。齊如山用這故事說明中國人對於過年、吃餃子的看重。我更看重這故事裡暖意十足的年味兒。而細一琢磨,所謂年味兒,不外乎是人味兒。
每逢過年都有人在說,年味兒越來越淡瞭。是挺淡,淡到要等瞧見電視上的快餐店廣告裡天天有一個說獅子不像獅子說老虎不像老虎說恐龍不像恐龍的東西傻萌傻萌地自稱“我是年啊”瞭,才會忽然發覺原來已是年底。
小時候的年是新衣服鞭炮大魚大肉壓歲錢,現在的年是年會春運年終獎促銷減價假期寒暄飯局和“又他媽老瞭一歲”的感慨。年年難過年年過,確實,這一年年的,喜氣洋洋之餘,總是有點叫人難過。在哪過年,就是個問題——有人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得罪瞭丈母娘,也有人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一遍遍瘋狂刷新12306網站。
不久前,與一群同事朋友喝酒,大傢玩“我從沒”的遊戲:一人列舉一個自己從沒做過的事情,其他人中凡曾做過此事的人喝酒。一個剛從國外念書回來的北京小夥兒說瞭句“我從沒買過房”,立時通殺全桌來賓。另一位在上海工作生活十多年的臺灣老哥也想通殺一下,志在必得地望著滿桌平時活在北京的傢夥拋出來一句“我從沒在北京過過年”。兩個北京土著青年乖乖地喝瞭杯裡的啤酒,其他人的答案卻全都是“我也沒有”。